出生门上1-2(2/2)
黄连二陈汤
半夏(姜制)陈皮茯苓生甘草黄连(姜炒)
以生姜作为药引,将药物与适量水一同煎煮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儿生胎热吐频频,医治须当用二陈,半夏陈皮茯苓草,姜连加入效如神。
理中汤(方剂见“不乳”相关内容)。
不小便
小儿小便不通,多因胎热壅滞所致,可选用导赤散或八正散进行治疗。此外,还可用豆豉贴脐的外治法,片刻之后,小便自然就能通畅。
【注释】小儿刚出生后若出现不小便的情况,这是因为胎热向下流注。此时,适宜用导赤散;若热邪较盛,则以八正散为主进行治疗。同时,采用外用豆豉膏贴在肚脐上的方法,如此,小儿小便自然会通畅。
导赤散
生地黄木通甘草(生)
以灯心草和竹叶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起加水煎煮后服用。要是在药方里再添加黄连、滑石、赤茯苓,药效会更佳。
(方歌)方名导赤妙难言,生地木通甘草煎,引用灯心共竹叶,清热利水便如泉。
八正散
萹蓄瞿麦滑石(飞)木通赤苓车前子生大黄栀子(生)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将相关药物与水一同煎煮,之后服用煎好的药汤。
(方歌)八正散治小便柲,萹蓄瞿麦车前利,木通滑石赤茯苓,大黄栀子合成剂。
豆豉膏
淡豆豉(一勺)田螺(十九个)葱(一大束)
将上述药物(或材料)捣成泥状,接着用芭蕉榨出的汁液进行调和,调好后贴敷在肚脐部位。
不大便
小儿大便不通称为锁肛,这都是因为在胎中受了热毒。朱蜜、一捻金都可使用,还可赶紧咂吮小儿五心部位,这样肚脐以下就能通畅。
【注释】小儿出生当天或第二天就大便,俗称下脐屎,这表明其肠胃通和,幽门润泽。若到了两三天还不大便,就叫做锁肛,这是由于胎儿在母胎中感受了辛辣燥热之毒,导致气滞不通。这样的小儿必定面色发红、腹部胀满、不吃奶且啼哭频繁。应先采用朱蜜法治疗,如果没有效果,就根据小儿情况使用一捻金。随后让妇女用温水漱口,然后咂吮小儿的前心、后心、手心、足心以及脐下,共七个部位,直到皮肤呈现红赤色为止,不久后大便自然就会通畅。
朱蜜法(方剂见“拭口”相关内容)。
一捻金(方剂见“不乳”相关内容)。
大小便不通
小儿二便都秘结,这表明胎热极其严重,可使用木通散与紫霜丸。它们能清行热邪、开通郁结,效果十分神妙,口咂五心等方法也和之前一样操作。
【注释】小儿刚出生就出现大小便都不通的情况,这是极其危急的状况,是因在胎中热毒过盛导致的。需赶紧用上文所说咂吮小儿五心及脐下的方法,再用木通散清行体内热邪,用紫霜丸开通郁结之处,如此才可能让小儿转危为安。倘若拖延到出生后第七天,也就是所谓的“一腊”,此时小儿肚腹硬胀,还常常发出呻吟声,那就很难治疗了。
木通散
车前子萹蓄瞿麦木通赤苓山栀滑石(飞)黄芩生甘草大黄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将相关药物与水一同煎煮后服用。也可以加入薄荷一起煎煮。
(方歌)二便闭兮如何医,木通散用甚为奇,车蓄瞿通苓栀子,滑芩甘草大黄宜。
紫霜丸
代赭石(一两,火煨醋浸三五次,研)赤石脂(一两)杏仁(六十粒,炒,去皮尖)巴豆(三十粒,去油膜)
将上述的药材研磨成粉末状,然后用饭糊制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药丸。每日服用三丸,用白开水送服。
肛门内合
有的小儿因热毒导致肛门闭塞,或者是因内部组织相连没有缝隙可通行。若是热毒所致,宜服用黑白散来清热解毒;若是脂膜遮挡,可用精细的方法,借助簪状物打通。
【注释】小儿刚出生时,肛门内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热毒太过强盛,壅滞结聚在肛门处;另一种是有脂膜遮盖,没有缝隙可以让大便通行。如果是肛门壅结的情况,要赶紧服用黑白散,同时外用苏合香丸,将其做成枣核形状,塞入肛门孔中,利用其香气能够开通孔窍,又能起到润泽作用,只要大便一通,就有存活的希望。如果是脂膜遮盖,没有缝隙可通行,要先用金簪或玉簪穿透,刺破脂膜,再按照前面的方法,用苏合香丸来引导大便通行,这样或许能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挽回生命。
黑白散
黑牵牛(半生半炒)白牵牛(半生半炒)大黄(生)槟榔陈皮(各五钱)生甘草(三钱)元明粉(一两)
上述药材中,槟榔不经过加热炮制,其余五味药,或晒干或烘焙,之后与槟榔一起研磨成粉末。再把研好的药粉与元明粉一同放入乳钵内进一步研细。每次服用量为五分至六七分,用温热的蜂蜜水调和化开后服用。
苏合香丸
苏合香油(五钱,入安息香内)安息香(一两,另为末,用无灰酒半斤熬膏)丁香青木香白檀香沉香荜茇香附子诃子(煨,取肉)乌犀(镑)朱砂(各一两。水飞)薰陆香片脑(各五钱。研)麝香(七钱半)
把上述药物研磨成精细粉末,加入安息香膏,再用炼制过的蜂蜜与之混合制成药剂,搓成药丸,大小如同芡实。在空腹状态下,用煮沸的热水将药丸化开后服用,用酒送服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