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粮入仓·焰照江(2/2)
岳云的瞳孔骤缩。芜湖是长江中游的重镇,若有粮仓被烧,整个荆襄的秋粮都要遭殃。他转身对张宪:“传令水师,全速追击!李都统带骑兵从陆路包抄,断他们的退路!”
“得令!”
江面上,火船的火势越烧越猛。金兵们抱着酒坛灌酒,嘶吼着往江里跳——他们宁肯被淹死,也不愿被宋军活捉。周南望着这一幕,突然想起藏珠洞里的账本。那些被金狗抢走的粮,此刻正在应天府的粮仓里;那些被烧掉的村,此刻正在百姓的重建中。
“云将军。”她转头看向岳云,“民心玉的光,照到了他们的命门。”
岳云握紧沥泉枪。枪杆上的红绸被烟火熏得发黑,却仍在风中飘动,像团不灭的火。他望着江面上被击沉的火船,又望向城内排队领粮的百姓——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堵移动的墙。
“传朕旨意!”赵桓的声音从城楼传来,“凡击沉火船者,赏银百两;凡救火受伤者,送医治疗;凡护粮有功者,刻名于‘护国碑’!”
人群中突然响起欢呼。周南看见,王阿婆举着米袋,小丫头举着糖人,陈老匠举着铁锤,都在朝着江面挥手。他们的声音混着江风,像首歌:
“山河在,枪不倒;
枪不倒,家国好;
家国好,民心牢……”
夜,应天府城楼。
月光洒在“山河图”上,将“民心玉”的光映得更亮。周南站在赵桓身侧,望着江面上零星的火光——那是金狗的残船在逃窜。
“这仗,赢了。”赵桓灌了口酒,“可金狗不会罢休。”
“他们会来的。”周南将“民心玉”递给他,“但下次,他们面对的不是城墙,是千万百姓的手。”
赵桓接过玉牌,月光下,玉面的纹路突然流动起来。他看见,玉牌里浮现出无数张脸——王阿婆、小丫头、陈老匠、牛皋、岳云……每张脸上都带着笑,像团火。
“原来这就是‘民心’。”他轻声道。
周南望着远处的灯火,轻声道:“是。”
江风掠过城楼,吹得“山河图”猎猎作响。图上的“民心玉”泛着幽蓝的光,与天上的月亮交相辉映,像两盏永不熄灭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