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碑前血·山河心(2/2)
他转向人群,声音如洪钟:“临安的百姓!太湖的渔民!淮河的纤夫!你们愿不愿意,用你们的船、你们的网、你们的血肉,去堵那灌水的口?”
“愿意!”
“愿意!”
“愿意!”
声浪如潮,震得大相国寺的飞檐都在颤动。卖炊饼的王阿婆举着热馍挤到最前:“我家有五条渔船,明天就开到太湖!”小丫头举着糖人:“我阿爹是纤夫,他能拉断十根缆绳!”陈老匠抡着铁锤:“老匠造了三十年火铳,专打金狗的铁浮屠!”
完颜月的铃铛“当啷”落地。她望着眼前攒动的人头,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月儿,金狗的江山是铁打的,可中原的江山,是人心垒的。”
“我降。”她突然跪在地上,“求岳将军饶我性命,我愿带你们去太湖,指认灌水口!”
岳云的沥泉枪垂了下来。他望着完颜月,又望向人群里那个举着糖人的小丫头——她的糖人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极了昨夜王阿婆熬的热粥。
“带她去太湖。”他对李彦说,“但要留着她,等打完这仗,让全天下的人看看,金狗的‘狼首铃’,终究敌不过中原的‘民心钟’。”
三日后,太湖。
晨雾未散,千帆竞发。渔民的木船、纤夫的拖船、甚至百姓家的澡盆,都载着沙袋、石块,朝着二十七个灌水口冲去。周南站在船头,举着“山河图”,大声喊着:“左前方第三口!堵住它!”
赵桓站在旗舰上,山河剑指向湖面:“传朕旨意!凡堵住灌水口的,赏银百两;凡受伤的,送医治疗;凡牺牲的,追封‘护国义士’!”
完颜月站在周南身边,指着最险的“老虎口”:“那口最深,水流最急,得用铁索扎成网,再填石——”
“知道。”周南打断她,“你带我们去。”
船行至老虎口,浪头拍打着船舷,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周南的衣襟。她望着岸边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白发老翁,有襁褓中的婴孩,有拄着拐杖的妇人,全都挽着袖子,喊着号子搬运石块。
“周姑娘!”
熟悉的声音传来。周南转头,见个穿青衫的男子立在岸边,腰间挂着块“岳”字玉牌——正是岳云。他的铠甲上还沾着旧都的硝烟,却笑得像个孩子:“我和陛下说了,要亲自来给你助威。”
周南的眼眶突然发酸。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小南,要相信,总有人愿意为这山河拼命。”此刻,她望着岸上的人群,望着湖面上的千帆,终于明白——
这山河,从来不是地图上的线条;这民心,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王阿婆的热粥,是小丫头的糖人,是陈老匠的铁锤,是岳云的沥泉枪,是赵桓的山河剑,是每一个在暴雪中为她留半扇门的、鲜活的、滚烫的——
中原的心跳。
“放石!”周南大喝一声。
木船上的石块如暴雨倾盆,砸进老虎口。人群的欢呼声、浪涛的轰鸣声、战鼓的震天声,混作一团。周南望着逐渐被堵住的灌水口,突然想起金兀术临终前的话:“你们赢了,不是因为刀枪,是因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