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辽国公 > 第713章 书房夜议

第713章 书房夜议(2/2)

目录

朱棣听完,沉默片刻,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冷笑道:“他常孤雏在辽东经营这些年,手里握着那般家底,自然是防着旁人窥探。莫说是你,便是我亲自去,他也未必肯露半分底细。”

“可不是么。”朱高炽点头,“孩儿瞧着,辽东上下,对军中事务都讳莫如深。街市上百姓虽能说些水泥路、蒸汽船的好处,可一提到军队、火器,便都摇头说‘不清楚’,想来是早有吩咐。”

朱棣嗯了一声,眸色沉沉:“这也难怪,他能把辽东整治得这般模样,心思定然缜密。防备着些,也是常理。只是……”

他话没说透,却透着一股凝重。

自家与辽东,明面上是亲戚,暗地里却藏着较量,常孤雏这等防备,既是谨慎,也是一种无声的警示。

朱高炽见父王神色,便知他心里自有计较,又道:“好在他也没对孩儿动什么疑心,日常相处还算融洽,没闹出什么不快。”

朱棣摆了摆手:“他既没撕破脸,咱们也不必露锋芒。你能看清他的防备,便不算白去这一趟。往后……还需再细些。”

说罢,他望向窗外沉沉夜色,眉头锁得更紧了些。

这辽东的水,看来比想象中还要深。

次日天刚亮,朱棣便换了身便服,带着两个护卫,往姚广孝所在的庆寿寺去。

一路穿街过巷,不多时便到了寺门。

姚广孝正在禅房打坐,听闻朱棣来了,忙起身相迎,引着他到里间坐下,奉上刚沏的清茶。

“道衍,今日来,是有桩事想与你商议。”朱棣呷了口茶,开门见山,“昨日炽儿说了辽东边防学院的事,里头教的学问,倒有几分新意。我想着,派些咱们这边的人,去那学院里进修些时日,学些真本事回来,你看如何?”

姚广孝捻着胡须,沉吟片刻,缓缓摇头:“王爷,此事怕是难成。”

朱棣眉峰一挑:“哦?何以见得?”

“常孤雏在辽东经营多年,心思缜密,防备甚严,这是其一。”姚广孝声音平静,“昨日大公子既说,便是他这层姻亲,想探些军中机密都难,何况是咱们北平派去的人?那边防学院瞧着是教学问,实则怕是与辽东军务、器械革新紧密相连,常孤雏怎会轻易让外人涉足?”

他顿了顿,又道:“大公子去时,是以世子身份,又是常孤雏的内侄,于情于理,他都得给几分颜面,不好直接拒之门外。可若是咱们再专门派人去,明摆着是要学他的底细,常孤雏岂会看不明白?依老衲看,他定然会找些由头推脱,断不会应允。”

朱棣指尖在桌面轻轻敲着,眉头微蹙:“难道就一点法子都没有?那学院里的学问,若是能学来,于咱们北平的军备、民生,都大有裨益。”

“王爷的心思,老衲明白。”姚广孝点头,“只是常孤雏非寻常人,他能把辽东打理得这般强盛,定然是个极护短的性子,自家的长处,岂肯轻易示人?大公子在时,他怕是早已留了心,只教些皮毛基础,核心的东西,绝不会外露。如今再派人去,怕是连门都进不去。”

他看着朱棣,又道:“再者说,咱们与辽东,虽无明面上的嫌隙,可暗地里的较量却从未断过。常孤雏若是答应了,岂不是把自家的家底,送到咱们眼皮子底下?以他的精明,断不会做这等赔本买卖。”

朱棣沉默了半晌,心里头那点念想,渐渐凉了下去。

他何尝不知姚广孝说得在理,只是昨日听朱高炽讲起辽东的种种,实在心痒难搔,总想着能学些门道回来。

如今被姚广孝点透,才觉自己这念头,确实有些太急了。

“你说得是。”朱棣叹了口气,“是我太想当然了。看来这辽东的学问,不是那么好学的。”

姚广孝合十道:“王爷也不必懊恼。大公子既在那边待过些时日,多少总能带回些见闻,咱们慢慢琢磨,或许也能窥出些门道。强要去求,反倒容易弄巧成拙,让常孤雏起了更大的戒心。”

朱棣点了点头,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心里头虽有不甘,却也明白,此事只能暂且搁下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