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困兽犹斗(1/2)
浙东集团的官员们见收买锦衣卫的事没什么动静,心里越发发慌。
虽还在四处托关系、找门路,想捞回些局面,暗地里却已开始盘算后路。
那侍郎偷偷唤来儿子,塞给他一个包袱,压低声音道:“家里的金银细软都收拾好了,你带着你娘和弟妹,先去苏州乡下避避风头。若是这边安稳了,我再派人接你们回来;若是……若是有什么不测,你们就隐姓埋名,莫要再回应天。”
周员外郎也给妻子递了话,让她回娘家暂避,对外只说是探亲,实则早备好了船,随时准备往海上走。
其他几个官员也都各自安排,有的让家眷去了邻省的庄子,有的则托了商队,想混在里面逃出城去。
他们自以为做得隐秘,却不知早被锦衣卫盯上了。
毛骧早有吩咐,凡与浙东集团沾边的官员家眷,都派了人盯着。
那些被派去监视的锦衣卫,或是扮成货郎,或是装作邻居,整日守在官员府邸附近,家眷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侍郎的儿子刚出城门,就被两个锦衣卫跟上了,一路尾随着到了苏州乡下的庄子,连庄子里有几间房、住了几口人,都摸得一清二楚。
周员外郎的妻子看似回了娘家,可娘家周围,总有些面生的汉子在转悠,她出门买个菜,都有人悄悄跟着。
有个官员的家眷想乘船出海,刚到码头,就被锦衣卫以“查验身份”为由拦了下来,虽没直接抓人,却也把船扣了,说是“有要事盘查,暂不得离港”,明摆着就是不让走。
这些官员的家眷还蒙在鼓里,只以为是寻常出门,却不知早已成了笼中之鸟。
浙东集团的官员们更想不到,他们费尽心机为家人铺的后路,早就被锦衣卫看得透透的,别说跑路,就是想挪个窝,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
毛骧看着底下呈上来的监视记录,冷笑一声。
这些人想跑?没那么容易。
等把他们在朝中的勾当查清了,连同家眷一并拿下,一个也跑不了。
此刻的浙东集团官员,还在做着侥幸的梦,却不知一张大网早已收紧,只等着将他们连根拔起。
浙东集团的几个官员聚在一处密室,愁眉不展。
一个官员叹道:“如今走投无路,朝中能搭话的人都试过了,要么避而不见,要么不敢插手。依我看,不如去刘伯温那里走一趟?”
众人闻言,都愣了愣。
刘伯温虽是浙东人,却早已与他们划清界限,平日里公事公办,从不私下往来。
可眼下实在没了办法,有人便说:“他终究是浙东出身,就算不帮咱们,看在同乡的份上,或许能指条明路?”
那侍郎沉吟片刻,点头道:“死马当活马医吧。备些薄礼,我亲自去一趟。”
次日,侍郎揣着一幅古画,来到刘伯温府外求见。门房进去通报,不多时出来说:“刘大人有请。”
进了府,见刘伯温正在书房看书,侍郎赶紧上前见礼,把古画奉上:“晚生特来拜访,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刘伯温瞥了那画一眼,没接,只淡淡道:“有话便说吧,无需客套。”
侍郎搓着手,讪讪道:“大人,近来朝中有些风波,想必您也知晓。我等几个浙东同乡,或许是行事有失妥当,惹了麻烦……您是前辈,又是同乡,能否……能否指点一二?”
刘伯温放下书,看着他道:“你们的事,我略有耳闻。勾结高丽旧族,意图构陷边将,这可不是‘行事有失妥当’能轻轻揭过的。”
侍郎脸色一红,忙道:“大人,这里面有误会……”
“误会与否,自有陛下圣断,”刘伯温打断他,“我早已说过,为官当守本分,莫要结党营私,你们偏不听。如今闯了祸,却来找我?”
他站起身,语气转沉:“我虽是浙东人,却更是大明的臣子。你们的事,我管不了,也不会管。趁早回去,向陛下坦陈过错,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若再执迷不悟,谁也救不了你们。”
侍郎还想再说,刘伯温已抬手道:“请回吧,莫要再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