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请君入瓮(1/2)
浙东集团的官员在朝堂上唾沫横飞地弹劾蓝玉时,却不知朱元璋早已心中有数。
原来蓝玉在高丽每走一步都有计较,那些旧贵族与浙东人勾连、暗中煽动百姓的事,他早就让快马把详情奏报给了南京。
奏折里写得明明白白,附带着搜出的书信、账册,还有百姓的证词,桩桩件件都透着那些人的不轨之心。
此刻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诉蓝玉“滥杀”“跋扈”,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冷笑连连。
“一群跳梁小丑,”他暗自思忖,“以为遮掩些皮毛,就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蓝玉虽性子烈了些,办事却还牢靠,高丽那摊子事,他处置得并无不妥。”
待那御史哭诉完,朱元璋慢悠悠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蓝玉在高丽斩了贵族?他的奏折里倒说是拿了通敌的证据,还附了不少物件。你们说他激起民愤,可他奏报里说,百姓多是拍手称快,反倒盼着朝廷能镇住那些不安分的。”
这话一出,底下顿时安静了。
那几个弹劾的官员面面相觑,没想到蓝玉早有准备,连皇帝都看过他的奏折。
朱元璋瞥了他们一眼,又道:“高丽刚归我大明,局面本就复杂。若真是安分守己的良民,蓝玉吃饱了撑的去斩人家?怕是有些人见不得边疆安稳,故意在里头搅混水吧。”
他顿了顿,语气转沉:“此事朕已派人去查,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谁要是敢在里头弄鬼,混淆视听,休怪朕不念旧情!”
浙东集团的官员听了,一个个额头冒汗,再不敢多言。
他们哪里想到,蓝玉早把底给皇帝交了,自己这番颠倒黑白,反倒像是在皇帝面前演了场笑话。
朱元璋心里清楚,这帮人无非是想借题发挥,打压蓝玉,顺带染指高丽的权柄。
只是他们算错了一步——他朱元璋戎马一生,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耍花样,还嫩了点。
退朝后,朱元璋望着窗外,冷哼一声。
蓝玉在高丽镇着,那些魑魅魍魉翻不起大浪。
倒是朝中这些搅事的,该敲打敲打了。
高丽这边的浙东人,得了朝中传回的信儿,知道弹劾蓝玉的事没成,反倒让皇帝起了疑心,顿时慌了神。
领头的管事咬着牙道:“此地不宜久留,再待下去怕是要被蓝玉一锅端了,赶紧收拾细软,今晚就走!”
众人不敢耽搁,连夜打包金银细软、书信账册,想着从港口坐船溜回大明。
他们算准了蓝玉刚处置完旧贵族,未必能顾得上他们,只盼着趁夜混出城门,登上早已联络好的商船。
可他们哪里知道,蓝玉早留了后手。
自打斩了那些旧贵族,蓝玉便料定浙东这帮人会狗急跳墙,不是潜逃就是再生事端。
他不动声色,暗地里已调了一队精兵,把守住了高丽城内外的几处港口,连海边的小码头都没放过。
兵士们换上便服,混在渔民、商贩里,眼睛却死死盯着往来船只。
夜半时分,浙东那伙人借着月色往南港摸去。
刚到码头附近,就见暗处猛地亮起火把,照得如同白昼。
“拿下!”一声断喝,周围瞬间冲出数十名兵丁,刀枪出鞘,将他们团团围住。
“你们要干什么?我们是正经商人!”领头的管事强作镇定,色厉内荏地喊道。
一个校尉上前,冷笑一声:“商人?半夜三更带着这么多金银文书,想去哪儿?蓝将军早料到你们要跑,特意在此候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