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辽国公 > 第598章 万民商会的雷霆手段

第598章 万民商会的雷霆手段(1/2)

目录

朱棡在太原府衙翻看军报,眉头越皱越紧。

北平那边送来的消息写得明白:近一个月,鞑靼、瓦剌的骑兵虽仍在边境游弋,却鲜少像先前那般猛攻隘口,连小规模的袭扰都少了大半。

他手指在地图上敲着北平地界,心里犯嘀咕:按说鞑靼、瓦剌去年才抢了些粮草,正是气焰嚣张的时候,怎会突然收敛?

再看北平兵马的损耗清单,阵亡不过百余人,马匹器械也无大的折损,显然不是打了硬仗后元气大伤。

“既没吃败仗,又非力竭,为何攻势反倒弱了?”朱棡把军报往案上一放,对身旁的参军道,“这其中必有蹊跷。北平守将的文书里只说‘敌寇暂退’,却没个缘由,叫人如何放心?”

朱棡在书房踱了两圈,终是按捺不住,唤来亲随:“取纸笔来。”

案上铺开上好的宣纸,他提笔蘸墨,笔锋带着几分急切。

先写了些边境军务的寻常话,末了笔锋一转,力道重了几分:“近闻北境敌寇攻势骤缓,而你麾下兵马无损,此等情形实属反常。咱思来想去,终是不解——不知四弟究竟在筹谋何事?若有难处,咱虽在太原,亦可遣兵相助,万勿独自承担。”

写完重读一遍,觉得仍有未尽之意,又在末尾添了句:“此事关乎边地安危,还望四弟据实相告,莫要遮掩。”

吹干墨迹,仔细折好,装入火漆封的信封,递给亲随:“快马送往北平,务必亲手交到燕王手中,问他何时能给回话。”

亲随领命而去,朱棡望着窗外,心里那团疑云总也散不去——朱棣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陕西藩地的帅府里,朱樉把军报狠狠掼在地上,脸色铁青如铁。“混账东西!”他一脚踹翻了旁边的案几,杯盘碎了一地,“竟敢在应天散播天花,这群白莲教妖人,是活腻了!”

他按着腰间的佩刀,指节捏得发白:“传我将令,点齐五千兵马,随我回藩地!我倒要看看,那些藏在暗处的妖人,有几个脑袋够我砍的!”

帐下参军赶紧上前,单膝跪地:“王爷息怒!眼下边关正吃紧,鞑靼的游骑时不时就来挑衅,若是王爷此时回师,军中士气必受影响,万一敌寇趁机来攻,后果不堪设想啊!”

另一个副将也劝道:“白莲教妖人固然可恨,但边关战事才是重中之重。不如先派一队精骑回藩地搜捕,王爷坐镇在此,稳住防线,方为上策。”

朱樉喘着粗气,胸口起伏不止,终是一脚跺在地上,恨恨道:“罢了!就依你们。但给我记着,搜捕之事绝不能松,若让我知道哪个妖人漏了网,定不饶你们!”

帐外的风呜咽着穿过营寨,像是在应和这压抑的怒火,而边关的烽火台,依旧在暮色里矗立,提醒着此地片刻不得松懈。

陕西地面上,辽东万民商会的驻地是处三进的院子,平日里车水马龙,都是些南来北往的商客。

这日午后,门房正打着盹,忽被一阵脚步声惊醒,抬头见三个汉子立在门首,衣着虽普通,眼神却透着股生人勿近的冷意。

“通报你家管事,就说故人来访。”为首的汉子声音压得低,手里暗暗比了个莲花手势。

门房心里咯噔一下,这手势他早听管事提过,是白莲教的暗号。

不敢怠慢,忙快步往里传信。

管事正在后堂对账,听闻这话,脸立刻沉了下来:“不见!就说商会忙着周转货物,没空见外客。”

门房出去回话,那几个汉子脸色顿时不好看,为首的哼了一声:“告诉你们管事,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他日有事相求,莫怪我等不露面。”

门房只作没听见,拦在门口一动不动。

那几人见状,也不好硬闯,悻悻瞪了门房两眼,转身没入街角的人流里。

管事在里屋听得真切,眉头紧锁——这些妖人找上门来,准没好事。

管事在屋里踱了两圈,咬了咬牙,对身边心腹道:“去,告诉后院那几位‘账房先生’,前门那几个,留不得。”

心腹点头会意,快步往后院去了。

那所谓的“账房先生”,正是辽东特勤组的人,平日里扮作商号伙计,实则个个身手了得。

接到消息,几人不多言语,趁着夜色换上黑衣,像几道影子般潜出商会。

街巷里静悄悄的,只有更夫的梆子声远远传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