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辽国公 > 第596章 山西边关局势

第596章 山西边关局势(2/2)

目录

立马吆喝伙计们备车,库房里的陈粮新米码得齐整,管账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不多时就点清了数目。

掌柜的叼着烟杆,斜睨着跑腿的兵卒:“回去告诉你家王爷,这事办得敞亮。盐引的事……”

他弹弹烟灰,笑得精明,“咱们老规矩,粮食送到,字据得盖真章,可别让咱们白忙活。”

伙计们扛的扛、抬的抬,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一串铃铛响得欢实。

领头的朝城门口望了望,啐一口烟渣子:“这点活计都办不利索,咱晋商在这地界上,还混个啥名头?”

不过几日功夫,五千担粮食便整装待发。

几十辆马车首尾相接,车轴碾过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车夫们吆喝着牲口,缰绳一甩,长鞭划破空气。

领头的管事骑在马上,时不时回头清点车辆,嗓门洪亮:“都跟上!别掉队!这趟差事办得利落些,王爷那边自有重赏!”

麻袋里的粮食沉甸甸的,压得车板微微弯曲。

车轮碾过石子路,发出“咯吱”的声响,一路向着边关的方向挪动。

沿途的驿站早已备好草料,马队稍作休整便继续赶路,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连成一道黄线,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蜒的长龙在旷野上缓缓前行。

不多时,先锋队伍已瞧见边关的城楼,管事勒住马缰,朝着城头高声喊道:“粮食到——!”

太原城里,地窨子密不透风,白莲教分舵的舵主同几个晋商头领围坐一桌。

那舵主端起粗瓷碗灌了口酒,把碗往桌上一墩,沉声道:“你们倒是说,为何不在朱棡的粮草上做些文章?只要这朱棡栽了跟头,鞑靼、瓦剌那帮人便有了空子可钻。到那时,大明吃个大亏,岂不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几个晋商头领对视一眼,有人捻着胡须沉吟,有人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一时没人接话。

密室里只闻烛火噼啪,混着外头隐约的车马声,气氛沉得像块铁。

过了半晌,一个晋商头领捻着山羊胡,眉头紧锁地开口:“舵主,这事万万行不得。朱棡与燕王、秦王并列为王,都是朝廷倚重的人物。若因我等这点小动作,真让朱棡败了阵,鞑靼、瓦剌趁虚而入,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我等怕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他顿了顿,瞥了眼舵主紧绷的脸,又道:“况且如今朝廷正四处搜捕你等白莲教众,风声紧得很,你们何不收敛些,先避过这风头再说?”

密室里的烛火晃了晃,把众人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忽明忽暗,像极了此刻各怀心思的局面。

白莲教分舵舵主鼻子里哼出一声,手指在桌上重重一叩:“若非这大明朝廷苦苦相逼,到处围捕我教弟兄,我等又何苦这般东躲西藏,见不得天日?”

他话音刚落,密室里的空气像是凝住了,烛芯爆出个火星,映得他眼里满是戾气。

旁边几个晋商头领互相使了个眼色,谁也没敢接话——这舵主的火气,显然不是轻易能压下去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