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 荀彧跟诸葛亮借兵(2/2)
“夏将军,咱们可在城外筑起高台,通过高台往城里投石射箭。”
夏侯渊听后皱了皱眉头,“此法不妥,筑高台需要很多原料,且工程量巨大,并非一夕之功,寿春城须速战速决,如若不然,豫章援军赶来,咱们就会错失良机。”
另外一位副将提议道:“咱们可以深挖地道,直接通到城里,然后里应外合,寿春城可破!”
“此法虽好,但亦需要时日,时间紧迫,咱们只能寻找一些快速破城之法。”夏侯渊知道这些都是攻城的好法子,但并不适合当下。
此时一位副将提议道:“将军,今日攻城之际,城墙之上,荀彧旁边的一员将领,面露怯懦之色,看起来着实惧怕咱们曹军威势。”
夏侯渊回想起白日攻城的场景,“你是说那位身着红色铠甲的将领吧?”
“对!”
“他叫蔡瑁,是一位水军将领,不擅陆战,面露惧色在所难免。”
那个副将继续说道:“既然他面露惧色,定是有畏惧之意,咱们可以许其高官厚禄,让他帮开城门,里应外合,拿下寿春城。”
夏侯渊听后,严肃的神情变得轻松许多,肯定地说道:“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
“立刻联系寿春城内的细作,让其去给蔡瑁送消息,就说我夏侯渊许诺,他若开城门相助,定会上表魏王,封其高官。”
夏侯渊心想:此计策倘若能成,将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寿春城。
夜晚,蔡瑁正在院中走动,忽然一个羽箭射到他前面的木柱之上,而且还附带一张纸条。
蔡瑁上前,拔下羽箭,取下纸条,看完上面的内容后,瞳孔渐变。
【蔡将军若能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夏某定会上表魏王,封你高官,许你厚禄!如若不然,待到城破,将无藏身之地,死无全尸!】
看完以后,蔡瑁惊出一身冷汗,随即四处张望,看到没有人看到,便赶紧将纸条紧紧地攥到手里。
到底是谁给他的纸条?他们怎么会联系自己?他们怎么猜到自己有投降的心思呢?
本就不安的心,此刻变得更加焦躁起来。
近几日曹军来袭,蔡瑁观察曹军,兵多将广,而且各种攻城利器齐全高效。
虽然荀彧暂时抵挡住夏侯渊的几次进攻,但是城中羽箭有限,火药有限,倘若夏侯渊继续强攻,他们坚持不了几天。
到底该不该投降呢?
蔡瑁想到荀彧派人前往豫章搬救兵,如果关将军或者张将军能够率兵赶来,那么寿春城定能保得住。
想到这里,蔡瑁就将纸条放在烛火上烧掉。
【蔡瑁不会叛变吧?】
【这可说不准,人性是最不能相信的,说变就变。】
【可是李世民对他有救命之恩呀!】
【生死攸关时刻,别说救命之恩,有时候连至亲之人都能抛弃,岂不闻大难临头各自飞?】
【说的有道理,如果蔡瑁背叛,荀彧就麻烦了,他要是落到夏侯渊手里,夏侯渊真敢活剥了他。】
【不用担心,诸葛丞相肯定会派兵前来救援,夏侯渊纵然厉害,但是在关羽张飞面前,还是稍逊一筹!】
豫章郡,汉军大营。
“诸葛丞相,这是荀尚书给您的信,夏侯渊率军攻打寿春城,他希望您能派兵前往支援!”斥候一路奔破,满面灰尘,路上跑死了一匹马,耽搁了一些时辰,要不然他早就到了。
诸葛亮看完信后,接着询问:“敌人总共多少兵马?由谁率军?”
“敌人军马虽不到一万,但皆是曹军精锐,敌军将领是夏侯渊!”
“夏侯渊?!没有张辽吗?”
“没有!”
诸葛丞相沉思一会儿,心中想到:夏侯渊虽然看似鲁莽,但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且懂用兵之道,不能小觑。
要不然曹操也不会留下他和张辽守南大门,既然留下他,定是看重他的才能和武艺,还有忠诚度。
夏侯渊率军攻打寿春城,那么另外一位将领张辽在哪里呢?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张辽已经布兵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
“丞相,您赶紧发兵吧!寿春城内陛下不在,赵子龙将军也不在,只有荀尚书一人率兵抵抗。”斥候紧张地跟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沉着冷静地说道:“我肯定会发兵援助寿春,但是豫章境内袁术旧部纪灵和戚寄率军作乱,我没办法亲自前往,必须得选一能将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