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君归迟 > 第43章 馎饦 汉代的一种面片汤

第43章 馎饦 汉代的一种面片汤(2/2)

目录

关逸咽下了嘴里的那些个肉团面皮儿的,瞪大了眼睛看着他,问,“你说什么?这种话你也能说得出口。”

有什么不敢说的。赵野转头看了一圈桌上都觉得他在说笑的三个男人,再次重申,“这是我第一回吃我家娘子做的饭。”

“你怕不是癫了?”关逸诧异。

“你们几时成婚的?”酒兴言也投来好奇的眼光。

“这样白滑鲜嫩的面片,大概用的水引法,手法娴熟,力道合适,薄而韧、长而透,入口即化,绝不能是今日一日学会的。姓赵的,你不必在我面前这样炫耀。”梁彦好用手中的箸捏起一条白嫩可爱的面片,再用勺舀了一匙肉汤给身边的呼衍容吉送去,教她如何吃,而后开口说。

章絮听了,面红,只觉得这伙人夸张,便伸手打了打赵野的手臂,快让他别说了,紧跟着解释道,“婚后夫君对我疼爱有加,不曾叫我过手油盐之事。”

旁人一听,又是惊讶又是不敢置信地转头去瞧那粗糙男儿,问,“总不能你做的比她还要好吃?”

赵野觉得这些人真是莫名其妙,仰头爽快地把馎饦喝进肚里,答到,“我做那汤羹,不过勉强下肚,比不上娘子千分之一。”

剑客听了,先骂,“暴殄天物!”

医者从菜碟里捏了几根酱菜放进馎饦里,混着一道吃,张嘴附上,“什么样的人便能做什么样的事,切莫盲目以一力代之。我看丫头做这些心里高兴的很,连舌苔都浅了不少,是好,这胸中郁结怕是能散了。”

公子哥见呼衍容吉能跟着一块儿吃了,也补上,“我与你虽有过节,可话得实在是,章娘子这活儿干的漂亮。若不是出身贫寒,是个能当大家的料。”

赵野听了,心里也高兴,转头看了眼她,心想,娘子是有本事的,能唱诗,能裁衣,能烹饼汤,还能吃下这样多的苦。所以忍不住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答,“我二人成婚不过月余,偶有不了解的地方也实属平常。再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一路过来,依山傍水,寻不到如此丰厚的食材,自然也没法儿用上她的长处。”

章絮不觉得自己做得有多好,眼下夺得大家的赏识,边往肚里吞面片的功夫,边开口问,“我看公子足足带了八匹马,今晨便同夫君商量了一下,想求公子一事。”

“说来听听。”

“咱们从这儿出发,无需两日便能赶到陈仓。过了陈仓往北,便是司隶校尉部里最后一个大县——陇县。陇县一出,就是凉州。我夫君两月前才从这里过……不如你来说?”章絮觉着自己说不明白,干脆伸手推赵野,让他给解释清楚。

赵野也不含糊,拿开摆在面前的两个碟子,用手指蘸水粗略地在桌上划出大致的舆图,解释道,“凉州自前年州府被杀后,自立为王,要与朝廷作对。好些响应入叛军的,都是地里种地的农民。他们不种地了,田地都给荒废,这地方粮价便涨得厉害。原先我和娘子是打算到陇县备上几十斤粮,以备不时之需。可无奈势单力薄,人寡敌众,恐路上遭遇埋伏。”

“眼下遇上你们,此计便能派上用场。我是想,等到了陈仓,先备上两百斤。而后到了陇县,地方还有粮就再买。届时等咱们到凉州。地方不缺粮,咱们就地卖出,多少能赚个差价;若是缺粮,到处都买不上,这几百斤粮可保我们的命。”

赵野是亲眼看见过流离失所的百姓的,心知在这样的乱世,势态不可能转眼便好,不如趁眼下还有机会,防患于未然。

梁彦好一听,觉得这计划甚好,遂问,“凉州粮价几何?哪种卖的最多?”

赵野坦言,“去年已是小旱,田中歉收。如今再要十几日便到秋分,正是农家秋收之时。倘若今年农户还收不上粮来,多了不敢说,少了一斛也能抵上万钱。”

公子哥听了有些茫然,显然他不清楚一斛是多少。

于是那老头儿骂了句,“还不多跟着学学,成日混账。”而后补充道,“一斛能有四十斤。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按洛阳的价卖,哪怕是口味最佳的稻米,一斛也不过五百钱。”

“这事儿得干,亏不了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