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恋爱脑夫郎他太过貌美 > 第55章 他没有想破坏别人的家室 藏不住贱性……

第55章 他没有想破坏别人的家室 藏不住贱性……(2/2)

目录

如果是这样,那他该怎么办?

他是不是,该离开了?

可他和大人,不是那男子所想的那种关系。他不能给大人添麻烦,不能让大人困扰。他还不能离开。他应该要留下,向那男子解释清楚,一切都是误会,他留下,只是想报恩......

只是报恩罢了,他没有想钩.隐大人,没有想破坏别人的家室......

可他等了许久,屋内的两人始终未曾出来。

他便一日三餐,送去门前。

无论如何,他都想见一见大人,哪怕只是看她一眼。

直到有一日入夜,开门的还是那男子。

月光落在那瓷白如玉的肌肤上,像是打了一层冷光。男子面容过于精致,找不出丝毫瑕疵。他身姿轻缓,好似那步步生莲、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可又带着沉溺过后的惑人风情,眼尾微微上挑,带着与生俱来的媚色,但他的笑意又温柔得不含一丝邪气。

若世上真有能让所有女子神魂颠倒的男子,那一定是他这样的模样。

所以,怨不得大人会纵欲无度......

许是大人已睡下,那男子卸下温柔的伪装,又恢复成初遇那一日的阴狠,凉薄至极。他微微俯身,眸光冷冷地看着那食盒,下一瞬便毫不留情地挥开——

“砰。”

食盒从空中跌落,饭菜洒了一地,滚烫的汤汁缓缓沿着台阶流下。

谢衔的手指微微收紧,抿着唇,沉默地看着地上的一片狼藉。

宋玉不发一言,毫不掩饰眼底的讥讽。

谢衔亦是看着他,半晌后,低声道:“或许,我们需要谈一谈。”

宋玉闻言,唇角微微一勾:“你配?”话虽如此,他却从屋中拿起梧清的外袍披在身上,同谢衔走了出去。

谢衔垂眸,不与他争论,落座后,他亲手斟茶,双手奉上,言道:“我叫谢衔,‘谢’乃谢氏之谢,‘衔’乃衔接之衔。”

他擡眸看向宋玉:“敢问公子如何称呼?”

宋玉未曾伸手去接,听他自报家门,他唇角微扬,讽笑道:“贱奴,勾引我的妻主,很得意对罢?”

谢衔指尖一顿,握着茶杯的手莫名一紧。他没想到宋玉会如此直言。

谢衔的脸色微微发白,片刻后,待平复下去,他才缓缓开口,提醒道:“公子慎言。”

“慎言?”宋玉轻笑了一声,看着谢衔,继续说道:“昔日谢家公子,清誉满身,品行端正,教养更是青州楷模。怎么?”

他微微眯眼,话如利刃,直言道:“当奴之后,便连骨子里的贱性都藏不住了?”

“是不是很享受勾引有夫之妻?”宋玉缓缓俯身,修长的手掌撑着半边脸,压低声音:“破坏别人感情的滋味,很美妙吧?”

谢衔睫毛轻颤,终是忍不住皱眉,他擡眸直视宋玉,语气亦有些愤怒:“公子,你说话太难听了。”

宋玉挑眉,笑意淡淡:“难听?”

“我还没开始说呢,你便接受不了了?”宋玉微微一笑:“又想装清高,又想勾引人,你还是趁早滚了罢。就这点承受力,你连做外室的资格都没有。”

谢衔袖间的双拳握紧,他觉得他同这位公子,实在谈不下去。他站起身来,原是要离开,可步子才刚挪了一步,又突然停住。

他还不能走......

谢衔闭了闭眼,再次坐下,声音低缓:“公子误会了,t大人与我,并非你想的那般。”

宋玉没有出声,只是一直保持笑意,慢慢等着他的下文。

谢衔抿了抿唇,继续道:“大人只是翻案时,恰巧与我有所牵连。她未曾去寻怜人,只因见我可怜,才愿意出手相救。至于‘妻主’二字......”

他微微垂眸,解释道:“亦是大人怜我,愿借名换我一方安身之所。”

宋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半晌,忽然点点头,轻叹道:“原来如此。”

谢衔以为他终于肯信,正欲开口,又见宋玉敛起笑意,带着层层杀意,反问道:“那日都快做上了,你当我瞎吗?”

“床榻上,你和她的味道,已经有些时日。”宋玉忍住上前将这个贱人掐死的冲动:“你是想告诉我,你从未和她睡过一张床榻。”

谢衔沉默。是因为大人心善,才让他睡在榻上,不过,此前他确实没和大人做什么。真正做什么时,是大人中了春药,如果不解决,大人会有生命危险。

他想解释,可是大人昨日叮嘱过,不要同这位公子提起这些。

第二次,也就是这位公子撞见那日,他和大人......可能是喝了些酒,一时之间便......

见谢衔不说话,宋玉神色淡淡:“莫非你要告诉我,那日的一切,都是‘一时冲动’?”

谢衔深吸一口气,手指收紧,唇瓣微微颤动,半晌,才低声道:“是。你误会大人了。那日,我与大人,确实饮了些桃花酒。是我不好。”

谢衔垂眸,许是心中有些很奇怪的感受,他低声说道:“更何况,像大人那般人物,有个三夫四侍,并非什么稀罕之事......”

谢衔沉默片刻,继续解释:“我还未还清大人替我赎身的银两,自然不能走。待我还清了,我会离开的,不会破坏你们的感情。”

“你是觉得,你还得起?”

谢衔的唇微微抿紧,刚要开口,却被宋玉一句话堵得死死的。

“既然还不起,那和不还,又有何分别?”

听着宋玉说的话,谢衔面色一白。

他还得起吗?

他确实还不起。

他欠大人的,不只是银两,还有救命之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