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争执 二合一(1/2)
第30章争执二合一
赵妈妈领了公主吩咐,又亲自跑了一趟。跟那位姓蒋的总管庄头说了这事儿,要他挑两个老陈的懂农事之人。
“至少让他们先打桶水洗洗脸,洗一些干净衣裳穿着,再到都统府旁边等着,收拾的清清爽爽,你们自个儿也高兴,有颜面,不是吗?”
蒋庄头连接点头:“一定一定,赵妈妈您放心,我们这儿有几个种田好手,我本来就是有多年经验的熟手,这里头还有一家菜户,对于种这些蔬菜之类的颇有心得。”
“那样最好,公主似乎颇为看重农业,这也是你们的机会。”赵妈妈笑着提点一句。
蒋庄头把手搓着,脸上笑嘻了:“我们一定好好干。”
赵妈妈环顾一圈,没瞧见那户医户,便问:“副管事曾秋华不在?”
“哦,他们夫妻呀,一大早就奔那喇嘛庙去了。”蒋庄头说,“嗨,也就是瞎学,连他们的蒙古话都听不懂,也不知道能学到些什么。”
赵妈妈又问了一些琐事,叮嘱蒋庄头要同副管事一起,好好的将这些陪嫁人口看顾好。蒋庄头自然无有不应的。
走了一圈,回到都通府。刚到小房谢谢,预备喝口茶再回话呢。小丫鬟茶水刚刚烧好,总管太监延喜倒进来了。
“哟,喝茶呢。”
“可不,刚在外头忙了一圈。”赵妈妈忙叫那小丫鬟另外沏一杯茶,用大盖碗装了,递给延喜。
延喜道了一声谢,接过茶盏,吹了吹茶汤:“姐姐这一向忙,果然是公主的左膀右臂。听说那陪嫁人户都叫您调教的服服帖帖的。”
“可别给我戴着高帽子了。谁看我面子呀?不都是指着公主。”
赵妈妈叫小丫头出去提水。等人走了,再没旁人了,便直接说:“我等会儿还要到公主面前回话呢,您有什么事儿就请直说了吧。”
“也没什么大事,”延喜道,“只是我手底下那些人未免有些闲着,心里不安呐。”
围绕着公主的这么些人里,最被看重的无疑是赵妈妈,吴嬷嬷以及蓉儿这个大丫头。而他手底下这些太监也无非是干跑腿的活。虽说也有那么一两个,是真的打算养老了,完全不想做事。可也有四五个太监还是想做事的。
尤其是在路上奔波了这么久,眼见着离家越来越远,马上就要横跨沙漠往漠北去了。眼见着连陪嫁那群人公主都亲自去看了,却还是没怎么交给他们正经差事,心里惶恐,一个个夜里找延喜这个总管太监来哭。
这么苦熬着,岂不是除了内务府预定给的那些钱粮之外,没有其他什么收入了?听说到了漠北那头,冬天更是冻得人发慌,这买皮袄啊,厚棉絮呀,厚靴子呀,哪一样不需要钱?
这些人平常也要叫他一声爷爷、哥哥的。他也不忍心,便放下身段来找赵妈妈。
“也是劳您帮着看看,倘若有什么差事合适的,推我们一把。大家在一起共事,又是一路相伴着到这么远的地界去,好歹有些香火情。”
说着倒也情真意切。赵妈妈思量着,看样子他是先来找我,若能拉一把也不是什么坏事。
她便问:“你手下的人里可有从前管过皇庄事情的?”
延喜想一想:“有一个姓庄的,曾去皇庄上历练过,做事很老成。”
赵妈妈点点头,把茶杯放下:“行,我记着了。”
然后且让延喜等等,她自己进屋同四公主回话。
暮雪听赵妈妈将事儿说清楚了,心想,她如今确实甚少用太监,是该给些机会。陪同着她到漠北这样的荒凉之地去的总共也就百来人。这些人倘若都能立起来,将来在喀尔喀抱团取暖,她的声势也大些。
便答应了让那庄太监跟着一起去。
归化城外,在连接成片铺至天际的草场荒地中,十三座官庄的耕地显得尤为特别。
从前这一大片全是草地,近年来为了供应驻扎于此城的官兵口粮,方才圈了这些地改做农耕之用。
正是晴好时节,暮雪站在高处远眺,三三两两农人正在侍弄庄稼。
“这些都是雁行人吗?”她问。
费扬古将军点头道:“是,特意请旨开了票号,让这些雁行人凭票到口外来耕种。”
“所以他们照旧是春天过来,秋收之后再回去?”
“没错,这一点倒还是和从前一样,不允许这些人私自停留于此地,或者与蒙古女人成亲,带来家眷之类的。”
暮雪又问:“那么,是怎么付他们报酬的呢?”
“秋收之后会,按照收成给他们一定数额的银钱。他们好带回去过年。”
费扬古将军一一解答了这些话,他心里倒有些不明白,怎么四公主会对于这些田地之事感兴趣?明明停留在归化城的时间有限,大概也就休整三日,不好好抓紧时间休息,还非要抽空,带些下人到这里来看一看。
五阿哥听说是要看农田,完全不感兴趣,叫上四额驸去草场上跑马了。倒是四阿哥还愿意跟着来。刚刚说要自己转一转,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四阿哥三两步跨上来,靴子上还沾着泥土。
暮雪同他打招呼:“四哥可看到什么好玩的?”
“也没什么,去看了一下灌溉水源。”四阿哥道,“这片地界发展农业确实还不错。河流就在那头,离得近。”
费扬古道:“归化城附近确实有几条河,只是这些地方从前都没有开垦,只是作为预备牧场用。头一年种地时,收成并不算很好。只是到底离得近,比起从远路运输军粮来说,能省些军费开销。”
四阿哥点头:“确实如此。”
暮雪在一旁听着,心里不自觉把入城以来所闻见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在土默特的地界上开八旗官庄。一方面,是土默特已经被清廷整治的没脾气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不是意味着官兵会长久在此次驻扎?不然开垦田地这么费事做什么?
官兵在此长久驻扎,于她而言也算是多了一重保障,只是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少士兵
她以很天真的口吻问:“这些田地耕种出来的粮食够多少士兵吃一年呀?我瞧着地方倒也挺大的。”
费扬古笑着摇摇头:“前面的大营有五千人呢,光靠这些怎么能够自给自足?只是说能解决部分而已。”
“原来是这样。”
边上的四阿哥闻言,微微皱了皱眉。驻军数量之类的事,不是女人该听的。只是看四妹的神色,似乎是不经意提到,他便也没多想。
闲聊了一会儿,有士兵来报午膳已备好。
费扬古请暮雪与四阿哥移步用膳:“这边从前没什么房屋,是官庄建好之后,为监管方便,才新建两座小房。午膳就设在小房里,屋舍简陋,委屈四阿哥与四公主了。”
“这样就很好。”
几人移步离开。
远处的农田上,新来的雁行人小刘挥动锄头间,正好擡眸,瞧见了远处的贵人们。
“爹,那是不是四公主啊?”
他爹老刘正弓着腰,“啊”一声:“你说啥?”
“爹,你看。”小刘大声道。
老刘擡头,与小刘一起看,正好瞧见一位穿着绿斗篷的女子背对着,越走越远。
“就是那个打井赐水的四公主?”旁边的农人凑热闹,“瞧着就是善良菩萨,可惜,还要到漠北去。”
议论两句,赶在监工过来骂人前,农人们各自散去,继续干活。
午膳的主菜是烤羊背,现杀的绵羊,取带骨的羊背肉,粗犷得抹了香料,放在用碳火上烤。外皮金黄酥脆,瞧着就令人食指大动。
费扬古拿出一坛酒,笑着说:“这个军中自己酿的马奶酒,味道可好了,四阿哥和四公主要不要尝一尝?”
四阿哥自然是吃酒的,只看四公主。
暮雪从前未饮过马奶酒,好奇,想试个新鲜味道,见倒出来是如马奶一般的白色,以为没什么酒劲。痛痛快快喝了一大碗。
而后便有些晕晕乎乎,后知后觉,军中自己酿的酒,大概度数不会低。
单初次醉了的人,总不会觉得自己醉了,只当是身上有些烫,脑子格外活跃。暮雪是喝酒不上脸的人,面色倒是瞧着如常,是以旁边两个陪吃的也没意识到。
又陪着烤羊肉吃了一碗酒下肚,暮雪两手捏着桌角,有些亢奋道:“其实在这里开垦田地是一件好事,就跟——昔年曹操屯田一样,种地的人多了,其实就是咱们的人也多了。”
费扬古哈哈大笑:“公主好见识。”
暮雪笑了一下:“见识什么的,也不过是闭门造车。哪里比的上费公,领兵驻守前线,为国之栋梁。”
“公主以身抚蒙,亦是为社稷江山。”
“不一样,不一样。”暮雪猛地摇头,鬓上的珍珠流苏因此甩动,叮铃一声,“我宁愿战死沙场报国恩,可惜我没得选。”
四阿哥将酒杯放下:“四妹,你醉了。”
“我清醒着呢,”暮雪冷冷道。
费扬古打圆场:“哈哈,这军中酿的酒,确实有度数。”
暮雪缓缓眨了眨眼:“我还想同您多学些军事方面的事,可惜您就回去,我也要北上。”
她擡手又饮了一口酒:“原本觉得,此间还认得个您,万一有什么变动,能近些求援。然而……现在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情形。军中的人,我旁的都不认识。”
“够了。”四阿哥扼住她握酒杯的手腕。越说越不像话,一个公主要知晓军事做什么?
四阿哥扭头对费扬古道:“四公主醉了,我送他回去歇息。”
说着,不由分说将她押上轿子。
轿子颠簸,暮雪胃中翻腾难受,“哇”一身吐出来。
四阿哥躲得极快,仍是没躲得多,右边衣袖沾上了些。
他气得脑门青筋直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