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渣女每天都在坚强自救 > 第51章 诈骗犯决心做好人26 你的想法很摩登……

第51章 诈骗犯决心做好人26 你的想法很摩登……(2/2)

目录

秦巧慧说:“年前我俩去海都和京城考察过,目前还没几家。刚开始我们按着网吧找没找到,后来发现是叫电脑室。”

咦……现在还没有网吧的概念?

“不过我还是觉得你说的网吧好听,就特别那什么……”秦巧慧也形容不出来,想了半天说,“很摩登。”

呃……好有年代感的一个词啊。

千呼万唤,大陆版的《射雕》终于要上映了,石兰特意给家里换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大尺寸的电视。

屏幕里看杜衡跟现实里看他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像长着同一张脸的两个人,她完全不会把屏幕里的那个人和自家老公联系在一起。一开始石兰还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如果电视里有什么亲密镜头就跳过,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那都是假的。可当剧情逐渐展开,她几乎忘了那个人是自家的所有物。

而是嗑起杨逍和纪晓芙的cp,痛骂灭绝师太的绝情。

这晚打电话的时候,石兰也是这么给杜衡吐槽的。

杜衡:“……”

石兰还在问后续的剧情,尽管知道故事的大致走向,但每一个影视化的版本具体细节处理都不一样。嗑cp不就是嗑的这些细节吗?

杜衡:“……”

这个年代还没有嗑这个词,但杜衡能从她的言语中体会精髓。

他拿她完全没有办法,无奈道:“你看到我跟其他女人在一起,你也会这么……”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词。

石兰威胁他:“你敢!剁了你。”

“那你还这么这么关心杨逍和纪晓芙?”

“这不一样好不好。”石兰诡辩,“这只能说明你的演技好,让我能把你和角色完全区分开。作为你,老婆都能达到这种境界,在观众那里反应只会更好。”

石兰预测得没错,这一版口碑好得一塌糊涂。好多人给剧组对外的通讯地址寄信,其中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寄给杜衡的,只为杨纪恋那短短的三集。到后来杨逍和杨不悔相认,观众来信达到新的高度。

剧组将信件转寄到家里,石兰去领信的时候邮局直接给了她一个大麻袋。

“这都是?”

邮递员满头大汗:“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没有整理出来,你明天再来一趟。”

石兰经历过后世流量时代的粉丝文化,可网络上的打投哪有这一麻袋信件实在。冲击太大,不知道杜衡回来以后看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没办法,她只好打电话到店里,找了一个店员把麻袋扛回去。

可她那里知道,杨逍这个角色对于杜衡本人来说,算是横空出世,她受的震撼哪有其他人多。、

-

“米先生”中式快餐某商场大楼分店。

员工午餐时,围在一起八卦。

“你们看没看射雕?”一人神秘兮兮地打开话题。

其他人左顾右盼,似乎都从在座人眼中看出了好奇。石总从不主动说私事,作为员工他们都是靠猜的。

小圈围更紧。

员工A:“你们有没有发现,里面的杨逍,很像石总的男朋友。”

员工B:“我看的时候也觉得有点像,应该不是他吧,就是长得像而已。不是说石总的男朋友是工地小工吗?这也挨不着啊。”

员工C:“切~这种瞎话你也信,石总这么大的家业怎么可能让自己男朋友做工地小工。我听说的是,那位以前是在夜总会上班的,被谈生意的石总看上才在一起的,没见他对石总都是鞍前马后可殷勤着呢,要是一般大老爷们能对自己媳妇这么伏低做小?”

员工D:“怎么大家说法都不一样,我怎么知道的是那位是港商,在港州是有老婆孩子的,石总是他在内地养的小,几个月才能来看一次。咱们石总这生意也是那位出钱才做起来的。不然就凭石总这么小的年纪怎么能有这份家业?”

员工A:“那电视上这个到底是不是?”

“不是吧?”“可看起来真像啊。”“电视里更帅一些。”

巡店的李伟从外面进来,朗声道:“哟,聊什么呢,凑这么紧。”

大多数员工缩缩脖子继续吃饭,当没听到,无限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也有那胆子大的,笑嘻嘻地说:“聊电视剧呢,最近播的射雕英雄传里面有个演员看起来跟咱石总家那位有点像。”

“是说杨逍是吧?”李伟哈哈笑,“看来你们都提前知道了,没错,那就是石总的爱人杜衡先生。石总说了,为庆祝杜先生的戏上播,本月全部员工工资多领半个月。”

这话引起一阵欢呼,什么都比不上涨工资香。

李伟出去转下一家店的时候,店里的口风已经变了个样。

“我说什么来着,不愧是咱石总,找的朋友都是大明星。”

“就是就是,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我们店里,不知道能不能请他帮忙签名。”

-

树家村,村主任家。

村主任儿子正懒洋洋看电视呢。

电视里,明教光明顶,光明左使杨逍翩翩出场。画面定格在45度特写,一张他无比熟悉的脸惊得他差点滑下小板凳。

村主任儿子和杜衡同岁,从小就是同学,同进同出十多年。杜衡比他成绩好,但命不好,他复读一年上了大学,杜衡却成了建筑工人。

擦擦眼睛,没错,还是那个人。

可是……怎么肯能!

他扯起嗓子喊:“爹~爹~快来,快来。”

村主任骂道:“喂牛呢,鬼叫什么。”

“杜衡,杜衡,上电视了……不是,是电视上有个杜衡……不对也不是,是电视上有个人很杜衡……”

“都说得什么跟什么!”村主任鬼火冒,等他进屋看到电视时,也语无伦次起来,“这……这……”

-

某乡镇集市。

一位年轻男子背着背篓,背篓是化肥和尿素。他微微倾着腰,心中计算着春耕结束后几时再出去打工。

种地重要,打工挣钱也重要。

目光瞟过小摊上的画报,眼神定住。

这画上的人,可真像曾经的工友杜衡那小子。一年没见,也不知道那小子怎么样了。

这么想着,凑近画报看时,却察觉到不对。

不,这就是杜衡。他小臂上的还有那个被石子咬的疤,位置、形状,一模一样……

难不成……这怎么可能……

-

射雕播得如火如荼,在各地,曾经与杜衡有过接触的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看到了银幕中的那个他。

是那个他,又不是那个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