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诈骗犯决心做好人21 我们出资给村里……(2/2)
在杜家,至少她还有个大女儿可以和她相依为命。
她想到笑眯眯一句重话没有,却安排大鱼大肉筵席还给她做特色小吃的杜妈妈,沉默寡言却能走四十多分钟小路去别人家给她求来一点冬枣的杜爸爸,一见面就释放善意的二哥杜量,还有爱作妖却活力四射的大嫂……
这些人,一张张的脸,在石兰脑海中划过。忽而变成她不认识的陌生可怕样子,眼睛死死地盯着她。
石兰从二楼望出去,左面是一片大山,右边可以看到大半个村子。这个原本鸡犬相闻,宁静致远的小村落在雨后灰雾的笼罩下,让人觉得阴森而扭曲。阴湿的密林像是在等待着,想要吞下点什么一样。
那些事,不是电视上口播的社会新闻,是她男朋友讲述的家族往事,她甚至身处在这些事发生过的房子里。
石兰浑身发冷,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
环抱住自己以留存身体里的温暖,这会儿她甚至有些想吐。
“兰兰?”
杜衡伸手过来,想要碰她,被她格开。石兰倚靠在木柱上,缩着。
石兰看向杜衡,直视他的眼睛:“你呢,你怎么看待孩子的事?”
杜衡向后靠,和她保持一定的距离。
坦荡回望:“我还真想过这个问题。”
“怎么说?”
杜衡:“如果我没能力挣脱这个小山村,要在这里一辈子过活。如果生了孩子,我希望我的都是男孩。”
不等石兰有什么反应,他认真地说:“在这里,一个女性的一生太苦了,甚至很多人浑浑噩噩并不觉得苦,还要把后来者一个个拉进这苦难里,好似她们才没白活一样。如果我不能成为孩子后的后盾,让她能按照心意活。我希望ta是一个男孩儿,至少这世道对男人要优待得多。”
他朝石兰笑笑,继续说:“不过,如果我能在大城市里扎下根,男孩还是女孩,甚至生不生都没那么重要。”
这答案出乎意料,又格外真诚。
石兰:“你真这么想?不要孩子也行?”
“树家村太小了,一辈子太长,这里的人活着要找盼头,孩子就是最大的盼头。而有的人不用。”
杜衡讲述他在剧组的见闻:“我和你提过全剧组工资最高的那个话剧院的老太太,她和她先生一辈子也没有要孩子。但老太太在各地剧院留下了无数场震撼的演出,在荧幕上贡献了很多经典的角色,老先生写过很多优秀的剧本,在大学里当编剧老师,行业里好多能叫出名字的编剧都是他的学生。
“他们是没有孩子,可他们一起去过很多地方,他们对彼此理解欣赏,知道对方的目标和理想,并相符扶持为之奋斗。他们的生命宽广,这样的人生,不需要一个虚假的盼头。哪怕有一天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不比子女,依然会有人提起,他们在这世上一遭,留下了属于他们的痕迹……”
刚才压在心上的东西一扫而空,石兰车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然后她索性就哭了。
杜衡这才慢慢靠近她,张开双臂。
石兰扑过去,抱紧:“对不起……”
杜衡抚着她的头发:“刚才吓坏了?”
她别扭了一下:“也没有……”
继续被拍拍,听他安抚:“你放心,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我相信你。”
再面对杜家人,他们待她一如既往,石兰却总是甩不掉脑中的画面。
让她无力的是,她不能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也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和观念,也解决不了他们的痛苦,更不会加入他们。这让石兰更不能站在道德的高点去评说些什么。
除开必须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大多数时间都躲出去。
村里宽敞,随便往哪里一猫就很难被找到。
石兰看到两兄妹在山上割猪草。哥哥十一二岁,妹妹七八岁。
到了地头,哥哥东割一下,西采一点,多数时间都在玩。妹妹割草割得认真,割了有三个她那么一大堆。
要回去前,哥哥理所当然地过来捞妹妹割得草,填满自己的背篓。妹妹也没说什么,跟着哥哥,一摇一摆地回家去。
石兰回去找杜衡:“我有一个想法。”
“关于什么,说说看。”
“我没办法改变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也承担这些女孩的命运。”
杜衡鼓励地询问:“但是?”
“但是,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我想为那个可能的未来,做点儿什么。所以……”石兰郑重其事,“我们出资给村里修一条路吧。就从这里到我们来时下车的地方,不用多宽只要车能通行,不用多好,只要够平整耐磨。”
修一条路,让更多人走出去,让更多人更容易地走出去。
往近处说,有一条路方便肥料、农产品,以及各种消息和人进出,能让村里人的生活条件好一点。
孩子们上学也容易些。
往远了说,哪怕只要有一个人的观念在这过程中有所改变,就能成为燎原的点点火星。村里女孩的命运就可能被改变。
再有姑娘争气点,能看到或成为“走出去的人”作为榜样,才能有后继者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