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耕耘问道路 > 第350章 锄声

第350章 锄声(2/2)

目录

次日清晨,老铁匠蹲在老槐树下磨镰刀。

他眯着眼睛,看见阿穗抱着小锄头往钟架走去。

孩子站定,抬头望了望钟,然后迈开腿——第一步行五寸,第二步行五寸,第三步行五寸,绕着钟整整转了三圈,每步间距分毫不差。

老铁匠的手顿了顿。

他从怀里摸出根磨得发亮的竹尺,悄悄跟在阿穗身后。

晨雾里,竹尺在地上落下细碎的影子,量着孩子的脚印,也量着土地的呼吸。

阿穗的草蚂蚱在晨风中晃了晃,草茎编的翅膀擦过青梧手背。

钟声又响了第三下,余音裹着湿润的泥土气漫过来,青梧忽然发现,这钟声里多了点别的——像极了云栖当年翻土时,锄头磕到碎石的清响。

\"阿穗。\"她蹲下身,替孩子理了理歪掉的红棉袄领子,\"从今天起,你每天绕钟走三圈好不好?\"

孩子歪头看她,睫毛上还沾着夜露凝成的细珠:\"为什么呀?\"

\"钟在说话。\"青梧指着钟身斑驳的纹路,\"你走慢些,它说的话就能钻进泥土里。\"

次日天未亮,老铁匠的打铁铺就腾起了火星。

他蹲在风箱前,老茧密布的手攥着风箱拉杆,一下一下往炉里送气。

昨夜他跟着阿穗绕钟走了三圈,竹尺在地上量出的步数,竟与他爷爷当年说的\"沈掌教师兄巡堂步数\"分毫不差——那是沈家仆役口口相传的秘辛,沈砚每走一步,鞋底压出的土痕深浅,恰好是灵田保墒的最佳间距。

\"当啷\"一声,老铁匠的铁钳差点掉在地上。

他从怀里摸出块包了三层粗布的铁片,那是沈砚当年送给云栖的童锄残片,刃口还留着云栖补田埂时蹭的草汁印。\"老东西,该给小女娃打把新家伙了。\"他对着炭火嘀咕,火星子溅在他灰白的眉梢,像撒了把碎星子。

第三日清晨,青铜钟下多了把小锄头。

木柄裹着新剥的竹皮,刃脊上刻着极细的纹路——是《四时耕要》里\"春火灼土,秋墒难续\"的农谚,用老铁匠最擅长的\"隐纹锻\"法刻进去的,不凑到跟前根本瞧不见。

阿穗踮脚捡起锄头时,指尖突然一颤。

她盯着刃脊看了会儿,转身跑到青梧面前:\"青姨,火太急。\"

\"什么?\"青梧正翻着《错法园残卷》,书页在晨风中簌簌响。

\"锄头的火太急。\"阿穗用指腹蹭了蹭刃口,\"会伤土的。\"

青梧的手指\"咔\"地捏皱了书页。

这是云栖当年劝沈砚别用烈焰焚杂草时说的原话,那时沈砚刚接任执法堂主,急着清理后山林间的杂丛,云栖蹲在焦土上,指尖沾着黑灰:\"火太急,把土的魂都烧跑了,来年长不出好苗。\"

冬雪初融那日,三村的田户慌慌张张跑来轮耕盟。\"执首!

地硬得像石头,犁铧都崩了口!\"张老汉抹着额头的汗,鞋上还沾着大块冻土。

青梧放下茶盏,茶沫子溅在《田脉志》上:\"阿穗呢?\"

\"在共食田跟钟说话。\"陈掌事擦了擦眼镜,\"那孩子今早把震感架插在钟底下,蹲那儿半天没动。\"

震感架是云栖当年发明的土器,竹架缠着九瓣花藤,能把土地的震动传到人耳里。

阿穗听见召唤时,正把小脸贴在竹架上,睫毛随着藤条的轻颤忽闪:\"青姨,我去。\"

三村交界的荒田里,阿穗的小锄头刚触到冻土,震感架的藤条突然绷直了。

她蹲下身,用指甲抠开表层土,露出半片焦黑的犁底:\"它还记得疼。\"

青梧凑过去,看见犁身锈迹里还嵌着烧糊的草屑——这是十年前正道围剿魔教时留下的,当时有人用烈阳火焚尽整片林子,连地下三尺的土都烤焦了。

当夜,三村的田垄泛起幽光。

青梧打着火把巡田,看见九瓣花的根系像无数条绿蛇,正缓缓缠绕那具锈犁。\"它们在给土地揉伤口。\"她轻声说,火把的光映在她眼底,\"地脉不记仇,但记得谁伤过它。\"

立春这天,阿穗没带锄头。

她扛着震感架,摇摇晃晃爬上村头的土丘,竹架\"咔\"地插入土中三寸。

青梧站在田埂上,看着孩子突然直起腰,黑葡萄似的眼睛亮得惊人:\"地说,今年不等人,自己醒了。\"

话音未落,\"簌簌\"声从四面八方涌来。

东头的水芋地先冒出芽尖,接着是西坡的野豌豆,连最北边那片荒了五年的洼地,都钻出了鹅黄的嫩苗。

青梧跪坐田头,任晨露打湿裙角,听着那破土声像细雨落进心尖——不是催熟术的爆裂,不是灵泉灌根的闷响,是种子自己挣破种皮,是胚根自己扎进泥土,是大地在呼吸。

她忽然想起云栖第一次引动夜熟灵息时,也是这样的光,从掌心的稻穗上淌出来。

那时她站在田埂上冷笑,觉得这杂役弟子异想天开;如今她望着漫田新绿,喉间发紧——原来最笨的\"等\",才是最聪明的\"引\"。

春耕半月后,老铁匠蹲在老槐树下磨镰刀。

他眯着眼睛,看见阿穗的震感架始终离地面三寸,竹藤上的露水顺着纹路往下淌,在地上画出细密的网。

钟壁上的晨露又凝成了字,这次是三个歪歪扭扭的痕迹,像小娃娃用草茎划的——老铁匠凑近看了半天,突然笑出了声:那是\"根在长\"。

而在更远的山坳里,有个打柴的少年正蹲在溪边喝水。

他看见水面倒映着地下的影子——无数青白色的根须,正沿着溪流方向,往邻村的田垄里钻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