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 第233章 江山无限

第233章 江山无限(1/2)

目录

洪武十五年,万国前来朝拜大明,盛况空前,大明国威彰显。

大明应天城外的海港,目前这处海港已经全面开放,每天从各处过来的商人络绎不绝,海运可比陆地上的运输方便多了。

“蓝将军回来了。”

“燕王殿下也回来了。”

这两位先后带着自己的船队回到大明,时间上只隔了三四天的样子,一个从高丽行省那边的方向回来的,一个是西洋方向回来的,有些不一样的是,蓝玉的船队虽然较为完整却显得有些狼狈,而朱棣这边就是真正的满载而归了。

燕王的船队上,不仅带回了大量的奇珍异宝,还有从西洋各国搜集到的各种新奇物品和特产。据说,他此次远航,不仅宣扬了大明的国威,还给大明增加了大量的海外领土。

蓝玉却是带回了一个消息,一个关于“日不落”帝国的消息,他们证实了“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帝国”的可能性。

并且已经在实施了,十二万大明将士,除去那些牺牲在海上的,沿途留着驻守的,回来了不到一半人,尤其是蓝玉带出去的一百五十条大铁船,只回来了七八十条,“环球探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北美洲的时候,蓝班让那高应带近半的船和将士留驻在那边,算是初步占据了那些地方。

“这里有不少的麻桑树,又是落叶的季节,以后,这处地方就叫落桑基吧。”

这是当时唐和的原话,回来跟唐仨仁说起时,可把唐仨仁给惊讶得不轻,原来,那地方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朱棣和蓝玉归来后三个月,临近新年,整个大明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各国使者携带着珍贵的贡品,出现在的京城街道,被安排在合适的时间前往皇宫觐见大明洪武大帝。

“天气有些冷了...”

唐仨仁第二次站在应天城的城墙上,远望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多少年了,我堂堂华夏就是要无敌于天下,已经无敌几千年了,后来若不是那鞑子硬生生的让我汉家沉沦三百年,再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我华夏也是应该永世屹立于世界之巅!

这个时候大明的强盛已经不仅体现在军事上,更在于其开放包容的文化和外交政策,吸引着万国来朝。

“已经有了盛唐强汉时期的模样了,当然,咱们大明,只会更加强大...以后,这个世界的人,将只会有一种语言,那就是汉语...”

此时的朱棣跟着朱标就站在唐仨仁身旁,这个时候朱标本来应该是在皇宫接受各国派来的人跪拜的。

“我眼里的大明,我汉家百姓眼里的大明,就应该是世界最强,汉人,将成为蓝星唯一的高等民族!这,就是我大明所有百姓的期望和,明义....”

“呜——”

一道长长的汽笛声远远传来,唐仨仁一行人转身,看向城外远处的秦淮河,河上再没有了以往的莺莺燕燕花花船船,有的只是各种大大小小冒着白汽的蒸汽船。

“当老百姓真正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再没有人能够欺压我汉家儿郎,再没有所谓的贵族压在老百姓头上。”

唐仨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继续说道:“那时,我华夏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盛世,才算是真正的崛起!看这秦淮河上的蒸汽船,它们不仅仅是船只,更是我们大明进步的象征,是汉家百姓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朱棣....”

大家伙正听着唐仨仁低声述说着未来伟大的大明,突然听到唐仨仁叫出朱棣的名字,朱棣愣了好一会,仁大哥这个时候唤他做什么?

“你的大哥朱标曾问过我,你当太子是不是更加合适?讲真,如果放在十五年后,一切没有改变的可能前提下,我确实会觉得你朱棣远比标总更适合当未来的皇帝....”

“年号我都给你想好了,永乐...”

这番话把朱棣吓得不轻,朱标却是一脸的平静,这件事他早就与唐仨仁聊过,让朱标在意的是唐仨仁的那句——十五年后,难道说,唐仨仁果然能够未卜先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