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出气(1/2)
夜色如水,月光洒满院子。
周末的大院里,人们入睡的时间比平日稍晚。
九点多,院子里还有不少人围坐闲谈。
中院的贾家门窗大开,是为了让月光更多地照进屋里,方便秦淮茹做针线活。
贾东旭去世后,贾张氏领到了一笔抚恤金,但她至今未动这笔钱,还说宁可饿死也不能动用这笔钱,那是她儿子留下的唯一遗物。
对此,秦淮茹虽有想法,却不敢多言。
婆婆说得对,这是她丈夫留下的东西。
于是,秦淮茹只能靠做针线活贴补家用。
这个时代,公私合营,私人不允许经商,她一个女人能做的也就是这点营生。
尽管政策不允许做生意,但街坊邻里常找她做针线活换些钱粮票,组织上也知道此事,却并未干涉,有时甚至还会让她帮忙处理一些群众的生活问题。
即便如此,贾家的日子依旧过得艰难。
贾张氏这些年因秦淮茹嫁入家中操持家务,逐渐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几乎不干活,只知吃喝,靠偶尔服用止痛药维持生活。
在家时,她性格强势,对儿媳秦淮茹管束严格,日常的针线活大多由秦淮茹承担。
只有实在忙不过来,她才勉强帮忙。
今晚,秦淮茹正忙着赶制明日要交的鞋底,忽然想起:“妈,棒梗他们还没回来吗?不是让您看着他们别到处乱跑吗?”
炕上,只有贾张氏肥胖的身影。
听到问话,贾张氏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说:“刚吃了止痛药,别吵我。”
她日子窘迫,这药到底从哪来的?
经秦淮茹提醒,贾张氏才回过神:“糟了,刚才棒梗说带妹妹有事出去,我让他们早点回来,现在都快十点了,怎么还没回来?”
秦淮茹一听,放下手中的活计:“不会出什么事了吧?这么晚了,这么小的孩子在外面乱跑多危险,妈,您也太不负责任了!”
贾张氏却不以为然:“没事的,就在附近玩,周末让孩子多玩会儿有什么不好?很快就会回来。”
尽管这么说,她却没起身去找孩子。
秦淮茹见状提议:“妈,您帮我把这几双鞋底纳完,我去喊他们回来。”
贾张氏瞟了眼缝纫机上的布料针线,摆手拒绝:“不用了,你专心纳鞋底吧,我去看看。”
显然,缝纫机上的活让她头疼,她宁愿不动手。
她拖着肥胖的身体从炕上下来,披了件外衣,出了院子。
"棒梗,槐花……”
这个年代,喊孩子就像吆喝牲口一样,到处乱跑也没关系,喊一声就能听见。
棒梗这时正带着两个妹妹大摇大摆地往家走。
小当牵着走路还不稳的槐花,而棒梗走路时满是得意。“哥,我们为什么烧那张纸啊?那可是何大爷家的东西,我们是不是不该这么做?”小当的声音带着疑惑。
棒梗头也不回地说:
"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我们拿了他们家的东西?再说,这不算偷。
看看他们家吃得好,我们家又是什么情况?这种人一点情面都不讲,烧他们的东西是他们自找的!
"
"记住,这事谁都不能说,就当我们出了口气!
"
棒梗从小就和傻柱家有仇,曾经因偷东西被送去管教,就是因为傻柱一家。
尽管那时年幼,这些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何裕柱一家搬走后,棒梗找不到机会报复。
看到何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他心里一直很嫉妒。
特别是现在,父亲去世,家境日益艰难,母亲也被停职在家,一家人生活愈发困苦,棒梗正愁不知如何发泄。
这时何雨水送来录取通知书,还说要去下馆子庆祝。
棒梗想也不想就一把火烧了通知书,心里顿时舒畅许多。
他哼着小曲,带着两个妹妹回家。
快到南锣鼓巷时,他们听到了贾张氏的声音。
"是奶奶!
"小当立刻说道。
棒梗叮嘱两人:
"记住,这件事不能说漏,不然别人会怀疑是我们做的。
"
不久,他们遇到了贾张氏。
"你们几个小家伙,这么晚了跑哪里去了?这么不让人省心,奶奶得多担心啊!“贾张氏责备道。
贾张氏终于放下心来,看到几个孩子后,她刚才在院子里喊了一圈都没人回应,后来又在胡同里叫了好多条街,若还是找不到,她真要着急了。”奶奶,别担心,我只是带妹妹出去玩了一会儿,现在不是回来了吗。”
棒梗随口应付了一句。
旁边的小当和槐花也按照棒梗的意思,没有说明他们去了哪里。
见孩子们无事,贾张氏才说道:“以后不可以在外面玩得太晚了。
还有,今天活动那么多,晚上谁都不准喊饿。”
……
当贾张氏带着孩子们回到院子时,听见大院里突然骚动起来,声音来自中院。
出了什么事?
贾张氏疑惑地带着三个孩子走进院子。
棒梗听了动静,心里一点不觉得意外。
很快,他们来到中院,发现已经聚集了不少街坊邻居。
"这是怎么回事啊?”
快到晚上十点,怎么中院突然来了这么多邻居?
“好像是柱子家丢了东西。”
“是啊,好像是……录取通知书?”
“没错!何雨水考上大学了,说是今晚录取通知书刚到,结果不见了!”
“考上大学了?录取通知书丢了?”
贾张氏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对何雨水考上大学感到惊讶,但听说通知书丢了后,竟有些幸灾乐祸。
原本担心的神情也放松了,她不急不忙地带着棒梗往家门口走,脸上露出看热闹的表情。
同一时间,中院这边。
何裕柱一家站在门口,何雨水则在屋里焦急地寻找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明明出门前还放在这里的,吃完饭回来就找不到了。
贾张氏带着几个孩子从院子外回来时,何裕柱注意到了,但他只看了一眼就不再理会。
何裕柱和何雨水再次仔细搜寻房间,确认录取通知书是否遗漏。
这东西十分重要,一旦遗失,将对未来的入学手续造成极大不便。
尽管何裕柱清楚地记得妹妹将通知书放在这里,但现在看来,它确实不见了。
这一情况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虽然补办通知书是个麻烦事,但还不至于造成重大损失。
然而,如果家中财物真的被盗,那问题就严重了。
今天的录取通知书丢失只是一个开始,若真有窃贼潜入,那么未来可能会接连发生财物丢失的情况。
长久下去,这种不安定因素会让全家人感到困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