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216章 庆功宴

第216章 庆功宴(1/2)

目录

!当晚,304研究所为接待完代表团举行庆功宴,主角自然是何裕柱。

他此次应对代表团的表现堪称完美。

何裕柱在技术展示和应对对方代表团的盘外招时表现出色。

如果没有他和十四科室的努力,304研究所可能会像其他国内工厂一样,在与代表团的交流中遭受羞辱,最终还得笑脸相迎。

这种情况在以前很常见,但并不意味着大家愿意忍受这样的待遇,何裕柱的表现赢得了众人的认可。

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二代计算机。

如果之前十四科室的研究成果只在特定圈子引起关注,那么这次的计算机,特别是第二代计算机,堪称战略级装备。

在这个技术落后的时代,如果兔子国拥有自己的顶尖计算机,将对其各个行业带来巨大提升。

然而,兔子国的落后并非因为人民愚笨或懒惰,而是缺乏先发优势。

由于起步晚且面临外部压力,能维持正常发展已属不易。

在这种背景下,若给予兔子国与国外相同的技术支持,谁能胜出尚未可知。

而第二代计算机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后续的发展则取决于各自的手段。

因此,陈兴业对何裕柱白天在实验室的决定表示赞同,认为这种战略装备不应轻易暴露。

于是,在庆功宴结束后,他立即携带全部资料上报组织。

三年时光飞逝,转眼已是1961年的秋天。

北京城多了几分凉意,行人穿上薄外套。

一位身穿新黑色呢子衣、脚踏锃亮皮鞋的青年骑着自行车驶入胡同,来到南锣鼓巷95号的四合院。

院子里,三大爷阎富贵正挥舞着扫帚清扫枯黄的落叶,旁边有几个孩子嬉戏追逐。

这时,他家的屋子里突然传出婴儿的啼哭声,紧接着是女人不满的埋怨。

"瞧你这记性差的,早就提醒你要给儿子带些豌豆糕回来,结果又忘了个干净!”

“老婆,这不能怪我呀,厂里刚发工资,几个同事一起买了瓶二锅头庆祝,就给忘了。”

争吵的是闫解成和他的妻子于莉。

结婚四年,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听到儿子和儿媳拌嘴,阎富贵放下扫帚走进屋。

"算了算了,没买就不买,又不是多大的事。

以前连饭都吃不上,不也一样撑过来了?解成刚领工资,手头紧是正常的。”

“对啊,媳妇,下次再买。

今晚随便吃点就行。”

闫解成看到父亲帮腔,立刻随声附和。

于莉虽不太高兴,但也不好跟公公顶撞,只冷哼一声,没理会丈夫的话。

她嫁到这家多年,早已熟悉这一家人。

阎富贵吝啬的性格让她明白多说无益,索性装作没听见。

闫解成松了口气时,阎富贵却笑眯眯地走到他身边,搓着手说道:“解成,这个月的生活费还没交吧?工资刚到账,五块钱,我先帮你收着了。”

闫解成脸色一沉,差点忘记这事。

满意地走出屋子,阎富贵口袋里多了五块钱,走路都带着笑意。

他刚想拿起扫帚继续打扫院子,远处传来了自行车的铃声。

听到声音,阎富贵下意识地抬起头。

"嘿!柱子啊,好久没回来了吧?”

自行车上的正是何裕柱。

到大院门口时,他才从车上下来,听到三大爷打招呼,他笑着点头回应:“可不是嘛,三大爷您也越来越精神了。”

几句寒暄之后,阎富贵眯着眼笑道:“听你这话,要说精神,谁能比得上你柱子呢?”

看着何裕柱健硕的身影,阎富贵心里感慨。

何裕柱身高一米八几,即便经历了艰难岁月,身形依然没变。

结实的肌肉不仅展现了力量,更证明了他在物质匮乏时期得到了良好营养的照顾。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里,阎富贵一家日子艰难,多亏何裕柱时不时伸出援手,才得以勉强维持生计。

因此,两家关系愈发紧密,尤其是闫家的几个孩子,与柱子的关系甚至比和自己父亲还要亲近。

大院外的声音引起了屋里闫解成夫妻的注意。

很快他们走出院子,见到何裕柱,闫解成脸上的笑容如盛开的菊花般灿烂。

"柱哥儿,回来啦。”

旁边的于莉同样热情,态度尊敬,仿佛面对一位成功的远方贵人。

一方面感激柱子在困难时期提供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出于对他出色能力的敬重。

这些年,何裕柱从304研究所的六级研究员做起,如今已成为**级研究员。

他的晋升速度堪称火箭般迅猛,换了别人,绝无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但换成何裕柱后,这一切似乎顺理成章,毫无争议。

十四科室自何裕柱创立以来,在304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多年来,科室不断产出各类研究成果,起初令人惊叹不已,后来大家已习以为常。

似乎十四科室不出新成果才显得异常。

作为科室负责人,何裕柱功不可没。

每次重要突破都离不开他的指导和付出。

这不仅提升了他在研究所的地位,也让他的名声在大院内外广为流传。

尽管不清楚他具体负责哪些项目,但大家都清楚,如今的他已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人物。

寒暄之后,何裕柱返回中院。

贾家的贾东旭早已离世多年,秦淮如的第三个孩子槐花也已出生,她自己则继承了丈夫的钳工岗位。

但由于技术原因,她只能从学徒做起。

贾家本就拮据,如今失去主要经济来源,生活更加艰难。

好在有大院的援助和亲朋的帮助,他们才勉强渡过难关。

当年厂方虽给予抚恤金,却被贾张氏把持,未分给秦淮如。

刚到中院时,何裕柱就看到秦淮如在水池边洗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