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213章 重头戏

第213章 重头戏(1/2)

目录

“陈所长,还有这位何科长,参观完一圈了。

我们得到的消息是,你们这里已经有了自己的计算机,真是可喜可贺的事。

要知道这些年,贵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一直不用计算机,坚持用算盘和草稿纸。

没想到你们的发展速度还挺快。”

短暂休息后,代表团团长来到陈兴业身边,说了这番话。

显然,重头戏开始了。

听到这话,陈兴业等人心里不太愉快。

团长的话句句带着讽刺,若不是刚才十四科室的出色表现让大家暂时放下不满,此刻恐怕早就被他的话气得愤懑不已。

很快,陈兴业点点头说道:“这是我们十四科室最近研发的计算机。

虽然我们的技术进步缓慢,但一直在稳步提升,也有不少突破。

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

这话说得不卑不亢,但在代表团听来却毫不在意。

毕竟,以贵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未来发展?一步慢,步步慢!更别说这种技术层面的东西,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成果。

只有像他们这样的国际顶级大国,才有资格突破这些前沿技术,这也是他们代表团引以为豪的原因。

实验室里。

在何裕柱的安排下,研究员们迅速整理桌面,随后抬进来一台崭新的计算机。

当这台白色外壳、玻璃屏幕的计算机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过去。

尤其是代表团成员。

看到这台第一代计算机后,他们眼中都闪过一丝意外。

当时的计算机技术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两国虽为世界领先,但主要聚焦于性能提升,外观设计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毕竟,后世那些看起来高端大气的计算机,也是在技术逐渐成熟后才开始注重设计。

因此,两国现役的许多计算机外观显得笨重,犹如一个巨大的铁盒。

相比之下,兔子国拿出的计算机外观流畅,展现出一定的设计美感。

然而,代表团成员对此并不在意,转而更关注计算机的实际性能。

既然外观无可挑剔,那便在性能上一较高下。

毕竟,计算机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功能性和实用性,外观再好若性能不足也无济于事。

团长随即主动上前查看十四科室研发的第一代计算机。

"这款计算机看起来还算专业,但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呢?不妨开机试试?对了,我先提一下,我国最新研发的计算机运算性能大幅提升。

例如刚才提到的数据,放到我们的新机器上处理,大概只需五分钟就能完成。

而我们目前使用的旧款计算机虽然也能处理,但需要七八分钟。”

团长说话时脸上毫无掩饰,表面上看似谦逊,实则暗含炫耀之意。

不论兔子国的计算机水平如何,他直接亮出本国的技术优势,似乎暗示兔子国的产品不可能超越他们。

无论陈所长如何回应,都难免处于劣势。

与此同时,毛熊国成员也随声附和了几句。

两个国家的实力相当,研究计算机的进展也差不多。

像刚才提到的那些庞大数据,跑一遍大概只要十分钟。

如果是人工处理,至少需要三五位资深研究员,花费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

因此,这样的技术差距也难怪对方是国际顶尖强国了。

代表团成员说完后,目光转向陈兴业和何裕柱等人,显然是要让他们知道差距。

等兔子国这边承认不如人时,他们再指指点点,之前被十四科室成果震惊的小波澜也就算了结,他们也能继续保持优越感。

此时,陈兴业并未说话,把话语权交给了何裕柱。

面对众人的目光,何裕柱神情平静,只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好吧,先开机试试。

那些庞大数据我们也没专门测试过,毕竟每天要处理的数据很多,都混在一起了,正好借此机会单独测试一下。”

何裕柱话音刚落,十四科室的研究员们默契地取来相关数据,厚厚一摞文件被输入计算机。

期间,代表团成员脸上浮现出一丝嘲讽。

在他们看来,何裕柱的话不过是强撑面子,说什么数据太多没具体测试,分明是听到对方的成就后难以启齿。

以兔子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好不容易研发出计算机,怎么会不好好利用?那些庞大数据若非借助计算机,根本达不到现在的成果。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计算机上……

很快,随着一名十四科室研究员的操作,计算机屏幕上的画面开始闪烁。

将那些研究数据上传后,计算机迅速进行运算。

代表团成员们此刻都盯着屏幕,耐心等待结果。

大约一两分钟后,屏幕停止闪烁。

与此同时,那位研究员也停止了操作,站起身看向何裕柱。

"何科长,已经完成了。”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微微一愣。

接着,只见何裕柱点头回应,随后将目光转向代表团,对团长说道:“各位,你们可以看看。”

何裕柱的话让众人更加疑惑。

"看什么?数据才刚上传不久吧?不是应该等计算完再看吗?他怎么就让人回家了?”

“何科长,你是什么意思?”

代表团团长以为何裕柱在开玩笑。

但何裕柱解释道:“不是要测试一下我们实验室计算机的性能吗?现在数据已经处理完毕,你们可以检查一下有没有问题。”

“处……处理完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别耍我们了吧?”

众人立刻表示怀疑,没有人相信何裕柱的话。

研究所内,陈兴业等高层领导听到何裕柱的话也很惊讶。

毕竟,他们并不了解第一代计算机的具体性能,比如那位代表团团长提到的运算速度,以他们的技术水平,至少需要七八分钟才能处理完相关资料,即便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也需要四五分钟。

然而,从研究员上传数据到柱子宣布处理完成,仅仅用了四分钟!

还不包括上传数据所需的两分钟左右!

这意味着留给第一代计算机进行运算的时间只有两分钟。

如果以此计算,那么即便是国外最先进的计算机,在运算性能上也比不上这一代产品。

不仅是代表团感到震惊,研究所内部同样一片哗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