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210章 匹配成功

第210章 匹配成功(2/2)

目录

何裕柱点头回应道:“嗯,基本没问题。”

对此,何裕柱轻轻点头:\"理论上是能用了,不过精度和这套处理系统嘛……\"

在这个时代,何裕柱团队研发的这台计算机操作起来自然没有问题。

但对于穿越而来的何裕柱来说,看着这台落后的产品,就像后世用老年机运行最新3A游戏一般,说它是计算机没错,但老年机能算得上是计算机吗?

因此,在他看来,这台计算机满是缺陷,用高情商的说法就是有很大提升空间。

不过,想到这是十四科室从零开始自制的第一台计算机,何裕柱也挑不出太多毛病。\"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我们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得不错。

从今天起,研究**的小组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工作,至于技术方面……我们还能继续优化,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何裕柱总结道。

起初大家听到时颇为兴奋,但听到后面的话,众人却有些不解:\"已经造出自己的计算机了,何科长怎么还不满意?\"

众人正沉浸在计算机成功的喜悦中,何裕柱的话无疑让大家感到意外。“何科长,这应该已经是国内顶尖的计算机了吧?我之前从未听说国内能自主研发这种设备。\"

\"没错,何科长,我们生产时还用了一些**的数据测试,效率超乎想象,这样优秀的东西,您难道还不满意吗?\"

研究员们纷纷发言,倒不是争论,而是因为何裕柱一向随和,大家对他都很亲近,有问题都会直接提出来。

这时,不仅是开口的研究员,就连陈兴业也露出惊讶之色。

十四科室的计算机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效果超出预期。

起初,连何裕柱自己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成果,但从柱子刚才的语气中似乎透露出仍有改进空间的信息。

即使已取得当前成就,若进一步优化,最终技术将达到何种高度?或许连国外的先进设备都无法超越。

听到大家讨论,何裕柱微笑道:\"大致如此,但我们从零开始打造的第一版已属重大突破,后续如何完善还需逐步探索。

同志们,干得不错。\"

国内在计算机领域的技术与理念尚显滞后,甚至缺乏相关经验。

若非何裕柱的关键推动,自主研发可能还需更多时间。

他虽注意到一些不足之处,但为避免影响团队士气,未深入提及。

见状,研究人员松了一口气,毕竟开发出完全国产化的计算机已是不易。

陈兴业则目光闪烁,将柱子约至办公室,严肃地说,\"尽快整理完善计算机技术,并向组织汇报。\"

此前,十四科室仅处于理论阶段,陈兴业并未抱太大期待。

然而,在亲自观摩后,他深信这台计算机完全可以投入实际应用,且对国家各方面布局大有裨益。

由于算力和资源限制,我国当前研发某些领域及武器时仍依赖人工计算,有时仅一项工程产生的草稿纸便堆积如山。

测试结束后,陈兴业立即邀请何裕柱到办公室商议。

这份艰苦奋斗的精神固然值得称道,但如果条件允许,他们又怎会不愿意?相比人力有限的劣势,计算机无论是在效率还是准确性上都更具优势,即使是顶尖专家也难以超越。

因此,十四科室今天取得的研究成果,堪称历史性突破。

何裕柱对此有所了解,便同意协助准备一份完整的计算机资料。

他打算稍后前往实验室,召集同事们一起完成这项任务。\"对了柱子,刚刚得到消息,下个月将有一支国外指导团访问我们研究所,主要目的是交流设备和技术。”

陈兴业突然想起此事,赶紧提醒何裕柱。

听到这番话,何裕柱眉头微皱。

国外指导团?

目前兔子国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曾经的援助已进入还债阶段。

过去常能看到外国专家团队来访,而今这类情况已十分少见。

并且,通过多年经验,人们普遍认识到所谓的交流实则是一种单向的炫耀行为,国外专家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对我们进行指导和审查。

尽管如此,技术差距摆在眼前,即便对方态度傲慢,大家也只能默默忍受。

毕竟,虚心学习才能进步,这一点对于务实的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在这个时代,请来国外指导团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304研究所能吸引这支队伍前来,或许与何裕柱团队的战略性成果密切相关。

可以说,整个四九城的研究所中,304研究所如今风头正劲,而何裕柱的名字也在业内备受关注。

陈兴业特意提醒了柱子几句,何裕柱听后点头表示理解。

他对国外的技术团队并不在意,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任何技术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时间飞逝,转眼半个多月过去。

何裕柱的生活依然保持着两点一线的习惯,除了日常工作,还会抽空看望何大清夫妇或拜访两位师傅。

在研究所内,他的工作进展顺利,十四科室已经制作出一款试验品,涵盖了设备的外框架及零件预留空间。

同时,发动机、火炮等核心部件的研发也被提上日程。

得益于第一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十四科室目前配备了四台设备,均投入运行。

在攻克关键技术时,这些计算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何裕柱参与研究的频率有所下降,但十四科室的整体效率与成果质量显着提升。

尽管如此,何裕柱并未忽视对计算机改进的工作,近半个月更是专注于解决第一代计算机实验室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皆由他独自完成,凭借其独特的经验和见解,确保了最优解决方案。

此外,陈兴业宣布了国外指导团即将访问304研究所的消息,尤其强调了十四科室的重要性。

作为研究所中最引人注目的部门之一,这里的计算机技术和自主研发项目备受关注。

为此,十四科室成员全力以赴,力求展现最佳状态。

当然,由于自制涉及战略问题,因此不会对外开放参观。

不过,对于第一代计算机,大家并不担心会有信息泄露的风险。

毕竟,其他国家早已拥有自己的计算机,且发展历史远比十四科室要久远得多,因此没有人担心研究成果会被剽窃。

在外国代表团到来前的一周,何裕柱召集了三四位十四科室的同事前往实验室。

他拿出两张图纸,让大家一起动手组装。

当拿到图纸时,大家都感到疑惑:何科长到底想做什么?为什么突然要组装东西?

随着组装工作的推进,一件类似计算机的设备逐渐成型。

大家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台计算机。

虽然十四科室已经见过不少计算机,但这台新机器的外观似乎有些不同,尤其是它的核心部件与现有的一代机有所区别。

尽管心中震惊,但在何裕柱没有说明的情况下,大家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最终,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台崭新的计算机呈现在众人面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