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无可挑剔(2/2)
这除了得益于良好的伙食,更多是因为国术的影响。
因此,现在何雨水每晚都会模仿哥哥的样子练习一会儿。
当何裕柱推车进院子时,最先发现的是何雨水。
"妈,我哥回来了。”
察觉到哥哥回来,何雨水停下练习,笑着跑进屋告诉谢颖琪。
随后,谢颖琪将刚吃完晚饭的小婴儿哄睡后,便和何雨水一起走到院子里。
"回来了,饭菜都凉了,我去热一下。”
“我来帮你。”
谢颖琪看到柱子推着自行车进来,立刻上前帮忙停放好车辆,口中还关心着柱子的晚饭。
何裕柱见状,嘴角扬起笑意:“老婆,颖琪,再加把劲,等下次休息,我带你们去准备年货。
今年家里多了口人,过年的时候还是要像以前一样,请大家到我们院子里热闹热闹。”
每到春节,何裕柱总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聚会。
人多才更有过年的氛围,这也是他唯一能体会到的,兔子国人对春节的独特情感。
在他的时代,年味已经淡了许多,新一代的孩子甚至无法感受到那种浓厚的节日气氛。
1956年1月末,研究所提前发放工资,让大家也能过个喜庆的新年。
"何科长,您这个月的工资是207块5。”
何裕柱作为科长,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岗位补贴及绩效奖金,因此仅现金就有这么多。
至于其他如肉票、粮票等物资券,早已提前发放完毕。
听到工资数额时,队伍里的同事都不禁露出羡慕之色。
毕竟,何科长不过二十出头,月薪就能达到两百多元,在某些工厂里连厂长可能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然而,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何科长无论是在学历、能力还是业绩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
领完工资后,何裕柱简单问候了几句同事,祝愿大家新年快乐,随后便骑车离开了。
研究所门口,谢颖琪正等着何裕柱,两人约好一起去置办年货。
谢颖琪穿了一件简约却不失高质感的外套,气质出众。
站在门口的片刻,便引来不少同事的目光。
"那位姑娘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以前好像没见过。”
“长得真好看,该不会是新来的女同事吧?”
“看着像是在等人呢。”
就在大家低声讨论时,何裕柱骑车到了。
谢颖琪见到他,笑意盈盈地迎上去,坐上后座,轻轻环住他的腰。
何裕柱调侃道:“抓紧啦,媳妇儿。”
同事们听闻此话,更确信他们的关系。
……
走出研究所后,谢颖琪笑着说:“你刚才故意刺激他们了吧?我看见他们眼中的嫉妒了。”
何裕柱笑着回答:“有媳妇又不是坏事,他们要是不服气,也可以找个像你这样的。”
谢颖琪闻言白了他一眼,但还是抱紧了他的腰。
两人穿过街道,没有急着去菜市场进货,反而先去了王府井。
这段时间,何裕柱在研究所忙于工作,谢颖琪因生孩子的原因,都没怎么来王府井逛街了。
现在正处于公私合营时期,国营商场和供销社非常盛行。
临近春节,街上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王府井街边挂满了对联、灯笼等装饰品,商场里人潮涌动,都是来置办年货的顾客。
这一年是1956年,离困难时期还有两年,所以大家的生活还算不错,尤其是四九城中心街道上的人,敢出来逛街的,都是手头宽裕的。
何裕柱把自行车停好后,就带着谢颖琪在街上闲逛。
只要看到喜欢的东西,他便毫不犹豫地购买。
因为他手里攒了不少研究所的各类票证,所以完全不用担心钱不够或买不到。
逛了两个小时,何裕柱手里已经拎满了大包小包。
其中有一些是为家里人买的过冬新衣。
国营商店里的工业制新衣比普通家庭用缝纫机制作的衣服时尚得多,自然价格也高很多。
通常自己买布料在家做衣服,即使是成年人的冬衣,一件也只需几块钱。
但在商场买的话,一件起价就得三十块,还要用相应的布票。
这对何裕柱而言并不算什么,他一下子买了十多套冬装,除了自家用,还给几位师傅和师娘备了一套。
开始时,售货员看他一次性买这么多衣服,虽然有钱有票也不敢轻易出售,还核查了他的身份。
毕竟,在王府井很少有人一次买这么多衣服。
得知他是304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后,售货员才放心卖给他,这件事甚至惊动了商场经理。
不过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何裕柱和谢颖琪在商场选购了一些新餐具、桌椅等物品,为迎接新年增添氛围。
大件家具则由商场安排配送,并支付了相应的费用。
两人满载而归时,引起了院内邻居们的注意。“柱子,买这么多东西,都是什么呀?”门神三大爷主动上前帮忙,得知他们是为了置办年货后,笑呵呵地答应帮他们写春联,说一定会写得喜庆热闹。
每年春节前,阎富贵都会凭借一手好书法为邻里书写春联。
尽管他乐于助人,但也期待得到一些回馈,比如花生、瓜子或糖果。
这种小礼通常能弥补他购买自家所需文具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