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200章 开始实验

第200章 开始实验(2/2)

目录

陈兴业理解他的心情,但解释说:“两位有所不知,十四科室正在新的实验突破,刚第四天,他们一旦投入工作,昼夜不停,现在过去可能影响交流。”

听到这句话,张春明连连说道:“没关系没关系,研究团队有这样的进展,这是好事。

我们国家正需要这样的实干家。

陈所长,实话跟您说,我和老王这次来,对这项无缝钢管技术非常重视。

十四科室的研究,我们可以在这里多住几天,怕的是您觉得我们添麻烦,不欢迎我们呢。”

“张书记,您别这么说,您和王部长要是想在这多待几天,我求之不得。

既然这样,我帮您们安排宿舍,也好一起交流学习。”

陈所长笑着回答,他对两位部领导的反应毫不意外。

毕竟,了解这项93毫米无缝钢管技术的重要性后,谁不会关注?

就在陈兴业准备为两位领导安排住宿时,一个身影匆匆赶来。

"所长,成功了!十四科室的实验完成了!”

这人说话间,几乎喘不过气来。

陈兴业听后微微一愣,旁边的王卫国和张春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悦。

"陈所长,看来我们来得正是时候啊。”

张春明开口。

真是巧合,他们刚好赶上十四科室实验结束。

陈兴业闻言也笑了:“是啊,没想到他们已经完成实验了,那正好,一起去看看吧。”

得到这个消息后,陈兴业等人没有迟疑,立即转向实验楼走去。

实验大楼十四科实验室里,气氛热烈。

桌上放着一根黑色的无缝钢管。

旁边各项测量数根据,这根钢管的口径为100毫米!

与两个月前十四科室设定的目标完全一致,分毫不差。

这段时间的连续加班终于得到了回报!得知成果的那一刻,大家先是兴奋不已,如今却更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触动,因为这是他们创造的历史!

众人回过神后,都将目光投向台上忙碌的何裕柱。

可以说,十四科室这次取得的卓越成就堪称历史性的突破,而他无疑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如果没有何科长率先垂范,带领团队设计图纸并日夜研讨,这项100毫米无缝钢管的技术根本无法实现。

就在十四科室成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陈兴业一行人已来到实验室门外。

在陈兴业的带领下,众人推门而入,何裕柱等人也注意到了他们的到来。

"所长亲自来了!”

“这是特意来祝贺我们科室的!”

“没错,以前谁能想到能制造100毫米无缝钢管呢?现在咱们的技术连国际上都数一数二!”

十四科室的人对所长的到来并未感到意外,反觉理所当然。

毕竟科室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所长当然也会为他们感到骄傲。

陈兴业看到实验室里人们的反应,心中已有几分明悟,这次试验看来又是柱子他们的一大突破。

尽管内心激动,他仍决定先向柱子介绍几位部级领导。

然而就在此时,突然传来两声惊呼:

“柱子?!”

“王老哥?张老哥?”

王卫国、张春明与何裕柱同时认出了对方,彼此都露出惊讶之色。

这让原本打算介绍双方的陈兴业一时不知所措。

这是怎么回事?自己还没介绍,柱子居然已经认识这些领导?

陈兴业满是疑惑地打量着两边的人。

何裕柱立刻迎上前去。

"王老哥,张老哥,真的是你们!”

实验室内,陈兴业作为所长,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既无奈又带着笑意。

他怎么也没想到,何裕柱竟然和王卫国、张春明有着这样一段渊源。

当初军管结束后,王卫国和张春明跟随组织离开四九城,分别时谁也没想到还能再见。

虽然新中国刚刚成立,但国内外局势依旧复杂,身为战士的王卫国深知,和平需要前线的牺牲来换取后方的安宁。

如今重逢,王卫国和张春明看着已经长大的何裕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柱子,我就知道你小子将来有出息!”

两人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对这位曾在**部备受瞩目的年轻人感到意外又欣喜。

原来,他们一直挂念着柱子的成长,认为他定能有所作为。

尽管未能亲自教导,但他们始终关注着他的发展。

这次回四九城没多久,本想站稳脚跟后再去找柱子,却在这里巧遇。

陈兴业在一旁听明白了他们的关系,惊讶地问:“王部长、张书记,你们早就认识柱子?”

三人相视一笑,解释说这些年没少想念柱子,原本计划处理完公务再去寻他,没想到竟在此地重逢。

实验室里,陈兴业依然哭笑不得。

没想到柱子竟然和这两位部门的领导还有这样的渊源。

在何裕柱简单讲述之后,陈兴业也明白了这几人之间的关系,随即感慨缘分的奇妙。

然而,陈兴业同时也注意到了十四科室研究人员的表现。

"柱子,既然你和两位领导有这份缘分,那今天我们就在食堂一起吃顿饭吧。

不过我刚听说,你们科室的新研究成果出来了?”

提及此事,王卫国和张春明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虽然叙旧很重要,但他们的任务也很明确。

何裕柱看出这一点,点头说道:“所长,就算你们不来,我也会去找你们。

当初十四科室成立时定下的目标,今天终于达成了。”

听到这话,陈兴业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仍下意识问道:“你的意思是,这次的无缝钢管……”

“口径达到了100毫米,而且质量没有丝毫妥协。”

何裕柱点头,同时示意一名研究员拿来他们新研发的无缝钢管。

陈兴业看到钢管的那一刻就明白,柱子所说恐怕是真的。

相比之前的版本,这根钢管看起来明显更粗壮。

王卫国和张春明同样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两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钢管。

作为经历过战场考验的人,他们在装备方面的经验无人能及。

毕竟当年随部队上前线时,面对的是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的对手。

在武器装备的差距下,即便最终取得胜利,也是惨烈的两败俱伤。

虽然结果值得骄傲,但如果当时能拥有更先进的装备,会有多少战士得以幸存呢?

此时,两人不知不觉来到陈兴业身旁,看着那根黑漆漆的无缝钢管,内心深受触动。

"柱子,你真让人佩服!我老王当年果然没看错你!”

王卫国性情豪爽,看到无缝钢管,不禁想起那些因装备落后而牺牲的战友们。

张春明仔细观察钢管后,复杂的眼神投向何裕柱。

"柱子,国家有你这样的才俊,是我们的一大幸事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