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 第194章 抓破坏分子

第194章 抓破坏分子(1/2)

目录

直到那人挥刀朝他逼近,他都未曾动弹,仿佛并未察觉到威胁。

下一秒——

"砰!

"

子弹击中那人的小腿,令其摔倒在地,鲜血喷涌而出,他痛苦地抽搐着,甚至咬得牙齿直响。

何裕柱从派出所出来时,已是傍晚时分。

此次抓捕行动在何裕柱协助下非常顺利,两名敌特分子被捕。

何裕柱身为国术高手,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经过一天的审讯和行动,这处敌特据点被彻底清除。

作为幕后主使,这两名外籍分子的身份也被查明,均来自鹰酱,在四九城潜伏多年,专门监控城内工程进展。

上次轧钢厂事件,也是他们在背后作祟。

派出所根据名单联合轧钢厂等单位,一举抓获所有破坏分子。

而那两名配合何裕柱行动的人员因表现良好,虽有前科但未被判重刑,只需接受教育即可。

得知结果后,二人感激涕零。

并非因入狱,而是因行动成功解救了他们的家人。

任务结束后,关于何裕柱的话题仍在继续。

在这次行动中,他的表现极为突出。

此时,304研究院一号大楼内,张兰教授带领工业部和派出所代表齐聚办公室,众人面前站着何裕柱。

在此次任务中,何裕柱不仅摧毁了敌特据点,还冒着风险深入敌阵,保护了人质安全。

若非他冒险相助,即便擒获敌特,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工业部对何裕柱早有耳闻,从红星电扇到钢铁熔炉,他的成就令人瞩目。

此刻,工业部代表望着何裕柱的目光充满赞赏,仿佛希望他能加入自己的部门。

张兰正在帮何裕柱与两方周旋,说了不少客套话后,将双方送走。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柱子,这件事确实让你受委屈了。”

张兰一直把何裕柱当作自己的徒弟培养,此刻无外人在场,说话便直截了当。

"你的贡献本该评个三等功,但因为你刚得过一次三等功不久,这次的流程没法重复。”

三等功的奖励有限,也不会有额外叠加,何裕柱先前已获此荣誉,这次顶多挂面锦旗,不会有当初授勋时的风光场面。

对此,何裕柱毫不在意,即便什么奖赏都没有,他也决心把事情办好,毕竟这关系到他和家人的安全。

看着何裕柱平静的样子,张兰教授心生怜惜,这孩子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性格沉稳,让人放心。

她略作思索,开口道:“不过柱子,授勋的事暂且不提,我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

听完张兰的话,何裕柱眼中闪过一丝喜悦。

"这……张兰教授,这样合适吗?”

即便是何裕柱这样的稳重之人,听了张兰的话也难免兴奋。

原来,张兰是询问他是否对筹备第十四科室感兴趣,若愿意,可尝试一段时间。

304研究所目前共有十三个科室,每个科室都有强大的研究团队,是研究所的核心力量。

张兰教授同时兼任第二、第三科室的负责人,而第一科室的负责人正是研究所的所长。

可以说,每个科室的领导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深厚造诣,代表着研究所最具影响力的科研方向。

这些科长的职位并非单纯依据工程师等级划分。

张兰确实是位工程师,但有些科室里,科长也可能拥有四级工程师的职称。

科研工作往往与个人水平关系不大,更需要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想。

那些四级工程师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在研究方向上见解独到,甚至取得了超越高级工程师的研究成果。

不过,即便如此,何裕柱目前也只是个六级研究员。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让他独立负责一个科室的工作,确实令人意外。

张兰明白自己这话的分量,点头对何裕柱说道:“这事虽无先例,但上级一直鼓励年轻人投身科研。

你之前在轧钢厂的项目成果就证明了你的潜力。

连敌特都找你要图纸,这足以说明问题。

难道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吗?”

最后一句,张兰语气中带着少见的玩笑意味。

何裕柱听后略作沉思,随即坚定回应:“张兰教授,只要组织信任,我愿意承担这份责任。”

这样的机会,何裕柱绝不会错过。

能够独立领导一个科室,不仅是待遇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掌握研究所的资源。

这对他的研究生涯而言,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

试想,过去因缺乏资源而难以开展的研究,如今借助科室的力量,他的进步速度定会突飞猛进,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般。

至于独自带领科室是否会有压力?何裕柱心中早已有了答案——资源有多大,他的研究空间就有多大。

若真能配齐所需设备,别说制造核弹,就是再造一座核反应堆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只是他的随性设想,现实中并非如此简单,个人能力再强,也难以对抗宏观环境的限制。

看到何裕柱毫不犹豫地应下,并展现出的那份自信,张兰露出了欣赏的笑容。

尽管何裕柱这样年轻同志开创一个新科室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但这正是一种对他的考验。

她十分认可柱子的天赋和能力,期待他带来更多惊喜。

"那就这么定了,我会召集研究所那边开会敲定科室的事情。

对了柱子,你媳妇是不是也快到预产期了?你这段时间就安心在家休息,陪着媳妇生完孩子,顺便理清后续的研究思路。

等科室的事确定下来,我会通知你的。”

傍晚时分,何裕柱依旧骑着自行车回家。

这段时间他很辛苦,如今媳妇也快生了,他也想好好放松一下。

他知道,等张兰教授和研究所确定科室后,自己的忙碌日子就来了。

一个独立科室,对于这么年轻的他来说,在工程师等级上并无明显优势。

即便有张兰教授的帮助,他也必须有所成就,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何裕柱心里已有了大致规划。

不过现在在家休息,他决定不再胡思乱想。

回到家,何大清和陈娟已经早早下班回来了。

何大清正在院子里和邻居们闲聊,腰板挺得直直的,大家对他说话也很客气。

陈娟则在耳房里照顾谢颖琪。

临近预产期,谢颖琪身边确实需要人随时照看。

尽管这个时代多数媳妇不这么娇惯,但这是自家儿媳,何家条件也不错,对他们来说多照顾些是乐意的。

大暑时节,耳房内却凉爽宜人,因为红星电风扇始终运转,何裕柱当初设计时便注重用户体验,使风扇送出的风柔和舒适,而非生硬刺人。

即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不适。

谢颖琪的饮食安排得当,每顿都有鸡蛋和肉类,尽管这些食材对普通家庭来说一年难得几次,但她却能每日享用少许,这不仅是为了增加营养,更是遵循何裕柱精心调配的食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