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第115章 储君暗战

第115章 储君暗战(1/2)

目录

三月下旬,锦绣阁的药味终于淡了些,朱高炽的病竟奇迹般地有了起色。他重新感觉自己对身体恢复了控制权,不仅能下床独自行走,甚至能在庭院里慢慢踱步。虽然走不了几步就会气喘吁吁,脸色也依旧苍白,但总算摆脱了卧床不起的窘境,眼中也渐渐有了些往日的神采。

可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老皇帝朱高炽同样没能逃过这个定律。身体稍微康复,他对赵贵妃的肉体之欢便愈发痴迷,仿佛要将病中欠下的时光都补回来。他蛮横地要求贵妃变着法子侍奉自己,今日要听着琴曲承欢,明日要在暖阁里嬉闹,花样百出,全然忘了太医“静养禁欲”的叮嘱。

赵贵妃起初是坚决不从的。她看着皇帝依旧虚弱的身体,心疼又着急,苦口婆心地劝:“陛下大病初愈,龙体尚未完全康复,此时万万不可再想这些男女之事,仔细伤了根本。”她甚至故意躲着皇帝,白天借口打理庭院,晚上早早熄灯假装困倦。

但朱高炽哪里肯罢休。他拉着赵贵妃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哀求:“娇娇,朕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过一天少一天了……难道你还要这般为难朕,连这点最后的心愿都不肯顺从吗?”他一边说一边咳嗽,单薄的肩膀微微颤抖,那副可怜模样让人心头发软。

赵贵妃看着他这副样子,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狠不下心。她知道皇帝的身体经不起折腾,可更清楚他的时日或许真的不多了。最终,她轻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陛下莫急,臣妾依你便是,只是万万要保重身体,不可太过放纵。”

得到应允的朱高炽顿时破涕为笑,拉着她的手不肯松开。赵贵妃只得小心翼翼地侍奉,对皇帝提出的各种要求一一照办,时而用温柔乡安抚他的情绪,时而用轻歌曼舞转移他的注意力,尽量让他舒心却不过度消耗精力。

或许是这份温存让皇帝愈发依赖,短短半个月内,朱高炽竟两次下旨赏赐岐王朱瞻崅,不仅加了食邑,还赏了无数珍宝玩物,连带着赵贵妃的份例也翻了一倍。他与赵贵妃几乎形影不离,吃饭时要同坐一桌,散步时要携手同行,连批阅那些无关紧要的奏折,都要让贵妃坐在身边研墨。

皇帝与贵妃这般如胶似漆的关系,让朝中不少人暗自揣测。有人说“贵妃怕是要扶正了”,有人猜“陛下是不是想给岐王铺路”,各种流言在官场悄悄流传,却没人敢拿到明面上议论。毕竟岐王朱瞻崅归根结底还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整日里不是读书就是在后花园放风筝,连朝堂大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在众人看来,一个黄口小儿根本不可能威胁到太子的地位,所以各方势力虽好奇皇帝的偏爱,却也不会往“易储”这种虚无缥缈的方向去想。

比起后宫的恩宠,朝中大臣们更关心的是另两件事:越王朱瞻墉近来频繁与旧部接触,府中护卫也比往日多了数倍,会不会在皇帝身体虚弱时忽然发难?太子朱瞻基早已全面处理政务,威望日增,会不会在哪天接到皇帝的禅位诏书,正式登基睥睨天下?这些关乎权力更迭的猜测,才是百官心头真正的悬念。

唯有沉浸在温柔乡中的朱高炽对此一无所知,他依旧每日与赵贵妃寻欢作乐,将朝堂之事尽数抛在脑后。赵贵妃倒是从儿子朱瞻崅的嘴里隐隐约约听到一些风声——岐王偶尔会回来学舌,说“二哥(指越王)府里的人最近总在宫门外转悠”,或是“东宫的侍卫比以前多了”。

每当这时,赵贵妃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认真地告诉儿子:“崅儿,这些都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你只需好好读书、学礼,做好自己的岐王就行。天塌下来,有大人顶着。”她抚摸着儿子的头,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在她看来,无论朝堂如何风云变幻,只要儿子安分守己,只要自己牢牢抱紧太子这条大腿,未来总有容身之地。

四月初九的夜晚,锦绣阁的寝殿被银丝炭烧得温暖宜人,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与花瓣的甜腻气息。老皇帝朱高炽靠在铺着软垫的榻边,看着身边巧笑倩兮的赵贵妃,眼中的欲望再次被点燃,忍不住伸手去扒拉她的衣襟。

赵贵妃依偎在他怀中仰起俏脸,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胸口,小声询问:“陛下今日精神刚好些,真的要……”

赵贵妃的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又藏着几分顺从。

朱高炽认真点头,然后握住她手按在自己胸口:“朕想要娇娇侍奉,就这一次,轻轻的……”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惨剧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发生。

两人正在榻上颠鸾倒凤,朱高炽忽然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四肢猛地痉挛起来,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并且一头栽倒在床上,蜷缩着身体剧烈颤抖,口中还断断续续地哀嚎着:“痛……心口痛……”

“娇娇……娇娇……”他下意识地呼唤着贵妃的乳名,脸色惨白如金纸,嘴唇泛着青紫色,眼神涣散,全然没了刚才的情动。

赵贵妃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魂飞魄散,身上的薄纱凌乱地滑落,她也顾不上体面,慌忙抓起一件外袍披在身上,赤着脚就踉跄地跑到房间门口,对着外面失声喊道:“快来人!陛下出事了!传御医!快传御医!”

守在门外的两个宫女听到呼救,吓得脸色煞白,连滚带爬地往外跑:“快去请御医!快去太医院!”

片刻后,当值的两名御医提着药箱,跟着宫女急急忙忙赶到寝殿,看到榻上的皇帝也吓得心头一紧,连忙放下药箱跪地诊脉。

他们不敢耽搁,立刻按照太医院的急救章程施救:一人按压皇帝人中、虎口等穴位,一人拿出银针,飞快地刺入百会、膻中、涌泉等关键穴位。银针入体的瞬间,朱高炽的抽搐渐渐平息,喘息也从急促变得缓慢,终于能正常呼吸,脸色也缓和了些许。

就在众人稍稍松了口气时,朱高炽忽然猛地大喊一声,双眼圆睁,身体挺得笔直,随即毫无征兆地彻底昏死过去,连呼吸都变得极其微弱。这下可把所有人吓得魂飞魄散,宫女们跪地哭喊,御医们额头冒汗,手忙脚乱地加大施救力度,却始终不见皇帝醒来。

消息很快传到太医院院使周正耳中,他不敢耽搁,披了件外衣就带着最得力弟子赶来。

周正亲自为皇帝诊脉,脸色随着脉象变化越来越凝重。半晌后,他示意弟子继续施针,自己则取来随身携带的急救丹药,撬开皇帝牙关灌了下去。

经过半个时辰的紧急抢救,朱高炽的眼皮终于微微颤动,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呻吟,总算是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

周正用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脸色严肃地对守在一旁的赵贵妃和闻讯赶来的王淮说:“陛下这是积劳成疾,年事已高本就脏器衰老,加上此前纵欲过度,早已肾水枯竭,元气大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