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家国情怀砺匠心(2/2)
教师席上,吴立江笑着打趣:“闻老师,你这纪录可难破了,才当了一天咱们学校的老师,就要出个两年的‘长差’,史上‘在职在校’时间最短的老师非你莫属了!”引得周围老师善意的笑声。
典礼结束,闻佳宁回到自己的新办公室——一个她还没来得及熟悉的地方。推开门,眼前的一幕让她瞬间愣住了,眼眶倏地发热。
不大的办公室里,竟然挤满了学生!
有穿着整齐校服的新生,稚嫩的脸上带着好奇和崇拜;也有她之前来学校指导竞赛时接触过的老生,眼神里充满了不舍。
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小礼物:一束带着露珠的鲜花、一盒润喉糖、一本崭新的笔记本、甚至还有几个阿克苏苹果模型…
“闻老师!”一个男生鼓起勇气开口,声音带着激动,“我们是听着您的故事考进交职高的!从您国赛夺冠,到创办‘精致’车行,再到回校任教……您就是我们心里的偶像!是我们的榜样!”
“闻老师,您要去新疆了,一定要保重身体!”一个女生声音哽咽。
“闻老师,我们会好好学习,等您回来教我们!”更多声音响起,真挚而热烈。
原来,虽然她只正式就任了一天,但她的名字,她的经历,早已成为这所学校激励无数学子的精神图腾。
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里,她从赛场到商场再到课堂的每一步,都在诠释着“匠心”的真谛——精益求精,勇于开拓,不忘初心。
这份来自学生们的、最纯粹的爱戴和期待,像一股暖流,瞬间充盈了闻佳宁的心房,也让她肩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变得无比清晰而沉重。
“谢谢…谢谢同学们!”闻佳宁的声音有些哽咽,她努力露出最温暖的笑容,
“老师一定会在新疆努力工作,也会想念大家!希望你们在这里,跟着其他优秀的老师,好好学习,练就真本领!锻造属于你们自己的‘匠心’!等老师回来,希望能看到更棒的你们!”
送别了依依不舍的学生,闻佳宁最后整理好行囊。
行李箱里,除了衣物和生活用品,还放着学生们送的笔记本、润喉糖,以及一本崭新的、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教案本——那是她作为教师征程的起点,也将伴随着她远赴天山脚下。
机场送别,没有太多煽情的言语。
闻爸闻妈红着眼眶,一遍遍叮嘱“注意身体”、“常打电话”。闻佳宇抱着登登,邱金龙站在一旁,眼神里是祝福。
宋畅用力地拥抱了她,在她耳边低语:“放心去飞,家里有我。等你回来。”
他的眼神,是全然的支持和不变的深情。
丁亦秋和宋思祺也来了,带着他们的支持来给家人送行。
飞机冲破云霄,向着西北方向翱翔。
舷窗外,是壮丽的云海和无垠的天空。闻佳宁靠在椅背上,心中百感交集,但更多的是坚定与豪情。
锻造自己的匠心——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在援疆的实践中锤炼。
带领学生锻造匠心——点亮阿克苏学子的技能之光,传承工匠精神。
让这份匠心在天山闪耀——架起浙江与阿克苏教育的桥梁,助力边疆发展,也守护好“阿里木果园”的梦想。
这是她的抱负,是她选择的前路。
天山脚下的广阔天地,正等待着她去书写新的篇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