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吴立江报名援疆(2/2)
“阿姨,您别太累了。”闻佳宁忍不住劝道。
丁亦秋端起热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镜片后的眼神,声音依旧温和:“习惯了,写作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
她抿了口茶,自然地拿起旁边的抹布,擦拭着书桌边缘并不存在的灰尘,动作从容不迫,优雅依旧。“最近感觉学习压力大不大?”
闻佳宁看着她一丝不苟做着这些细微家务,心中感慨万千。
这才是刻在骨子里的涵养。风暴摧毁了太多,却无法撼动她内心的秩序和对文字的虔诚。她并非逃避,而是用最坚韧的姿态,在废墟之上重建自己的精神王国。那些温和的问候,那些不紧不慢的动作,都是她对抗混乱的无声宣言。
回到宋畅家的书房,寒假学习小组的气氛与丁亦秋书房的“静水深流”截然不同,沉重得像凝固的铅。金佳梦埋头在物理题集里,笔尖划过纸张的力道又重又急,仿佛要将所有憋闷都宣泄在公式里。闻佳宁对着英语试卷,思绪却时常飘远。她的目光,更多时候落在对面那个沉默得如同雕像的身影上。
宋畅,他坐得笔直,面前摊开的早已不是高中课本,而是厚重的《微观经济学原理》,旁边还摞着《管理学基础》和《高等数学》。
笔尖在演算纸上飞速移动,留下复杂的公式和推导,眼神专注得近乎空洞,仿佛只有将自己完全沉入更高阶、更冰冷的逻辑世界,才能暂时麻痹那颗被现实反复撕扯的心。
“宋畅”金佳梦终于从题海中抬头,揉着发酸的眼睛,看着宋畅面前明显超纲的书,“你这都看大学的了?太拼了吧?”
宋畅头也没抬,笔尖未停,只淡淡地“嗯”了一声。那声音里没有任何情绪,只有一种机械的专注。
闻佳宁放下笔,小心地问:“宋畅,看你最近…很关注经济管理类的书?”她指了指那几本大部头,“以后想考金融或管理?”
宋畅翻书页的手指微不可察地一顿,终于抬眼。他的眼神很深,像沉寂的寒潭,看不出波澜。“专业?”他扯了扯嘴角,一丝近乎自嘲的弧度,“其实并不重要。”
闻佳宁和金佳梦都愣住了。
“那…学校呢?”金佳梦追问,“以你的成绩,清北肯定稳的,想去哪个?”
宋畅的目光越过书本,投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声音低沉而带着超越年龄的疏离:“学校,也不重要。”
他合上厚重的经济学原理,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眼神却异常清醒地看向两人:“关键是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了什么而学,为了什么而活。其他的,不过是工具和路径罢了。”
这番话,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死水,在小小的书房里激起无声的涟漪。
金佳梦似懂非懂。闻佳宁却心头剧震。她听出了其中的决绝和一种近乎悲壮的清醒。
他在用这种极限的学习方式,逼迫自己思考,在巨大的创伤后,寻找那个必须重新锚定的“为什么”。学业,成了他抵御痛苦、寻求答案的唯一武器和暂时的避难所。书房里再次只剩下笔尖的沙沙声和窗外呼啸的寒风,沉默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