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 第209章 新的手下

第209章 新的手下(1/2)

目录

王通心里有些不屑。

好歹也是县令,一县父母官,竟然如此窝囊。

搞个钱都这么偷偷摸摸的,只能来找自己。

王通道:“大哥放心好了,肯定不会耽误你的事。”

“那就好。”马存杰道。

他不管王通要干什么,只要不耽误他的钱就行。

……

天寒地冻,风雪袭人。

随着将近年底,天气更冷了,在室内都冻得瑟瑟发抖,更何况室外了。

王通站在高台上,看着

虽然和高家军打赢了,但暴露出很多的缺陷。

不能野战,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王通要趁着冬天没事的时间好好的训练他们。

最近没什么事,这些人吃饱了没事干,只能铆足劲训练,不管是之前的还是新加入的人,都已经接近一个合格的战士了。

“三百五十人太少。真跟高家军打起来,估计不是对手。”王通思索道。

就算人数一样,高家军光是和杨大力相当的将领就有好几个,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

“还得想办法再招人。”

王通准备还把这件事交给陈宏去办。

管他是不是陈玄策,反正给办事就行。

“老爷,有个姓胡的求见。”

营地门口的守卫过来禀报道。

“姓胡?莫不是胡嘉良?让他进来。”王通道。

守卫出去,很快就把他带进来。

“哈哈,王老弟,又见面了。”

王通见到果然是胡嘉良,连忙过去迎接:“胡兄怎地亲自来了,有事捎个信,小弟过去一趟就是了。”

胡嘉良摆了摆手:“这不想念贤弟了,特意过来看看。”

王王通笑道:“这冰天雪地的,劳烦胡兄了。快去里面坐。来人,上茶。”

茶水上来,胡嘉良喝了口热茶,道:“今年确实冷,比去年还冷,搞不好还要闹雪灾。”

王通叹了口气:“老百姓过得苦啊。”

胡嘉良点头:“是啊。别说。”

王通吃了一惊:“现在就有人冻死了?”

胡嘉良点点头,凝重道:“就在昨日,一夜之间冻死八个。接下来还不知道还有多少。”

王通不敢置信道:“这么多?巡抚不管?”

“管?拿什么管?”

胡嘉良冷笑:“你我兄弟,就不瞒着你,要不是巡抚捞的太过分,百姓们至于受冻挨饿,一夜冻死八个吗?”

王通道:“别人呢?没一个管的?”

胡嘉良更不屑了:“巡抚都这样,谁会多事?就算有人有心要管,也要担心会不会因此触怒巡抚。也只有像我们胡家这样的世家,出来开设粥棚,能救几个是几个。”

王通敬佩道:“胡家不愧是世家,乃世人楷模。”

胡嘉良摆摆手:“咱们之间的关系,就不说这些虚的。到底是为了救人还是虚名,其实心里都有数。”

王通道:“胡兄此言差矣。这种事论迹不论心,不管为了什么,救了人总是真的。”

胡嘉良愣了下,道:“好一个论迹不论心,没想到我还不如贤弟看的透彻。”

王通笑道:“不过是有感而发。倒是胡兄给我提了个醒,这天阴沉的厉害,要下大雪,我得派人去附近村子看看,别真的有冻死的。”

胡嘉良仔细看了王通两眼:“你真拿自己当县令?”

王通笑道:“胡兄何出此言?”

胡嘉良道:“这是官府的职责,你去做了,置官府于何地?”

王通微微一笑:“那就让官府发个告示。”

胡嘉良赞道:“贤弟聪明。虽然这钱是你出的,但这名声嘛,必须是官府的。否则官府还以为你有什么想法呢。”

王通嗤笑。

这朝廷啊,也就那回事。

明明是他们的责任一点不担,但谁要是干了就认为打他的脸,就不愿意了。

“不管如何,让大家都过个好年吧。”王通道。

“能碰上贤弟是他们的福气。好了,说正事,你要多少盐引?”胡嘉良问道。

王通略一思索,道:“先要洪岩县的,日后再要其他地区的。”

卖盐也要分地区,就跟盐霸一样,你要是越了界,是真会拿刀子砍。

胡嘉良赞道:“我还以为你会大开口,没想到只要洪岩县内的。了不得,了不得,贤弟日后必成大器。”

野心很多人都有,但绝大部分人缺少自制力。

王通就很好,明明有胡嘉良这个关系,可以多拿些盐引,但丝毫不多想,只拿洪岩县内的。

“你先做着,过两年等手底下人多了,再往别处伸手。”胡嘉良叮嘱道。“咱们是自己人,做哥哥的不拿假话诳你,想做这个生意,手底下没有能打的人不成。尤其这个世道,搞不好官府还没手底下的人有用。”

这就是拿王通当自己人了。

不然谁会说这种话。

王通也明白那七万两银子起了效果,举起茶杯道:“多谢胡兄。日久天长,咱们走着看。”

“哈哈,走着看。”

见王通明白自己的意思,胡嘉良也很满意,举起茶杯。

……

做盐的生意,拿到盐引是最重要的一步,但并不能说明接下来就不需要操心了。

首先盐引并不白给,就算胡嘉良想给王通,也需要王通缴纳一笔费用,才能得到盐引。

这叫做折色法。

以前更麻烦,叫做开中法,需要想拿盐引的商人先把粮食等物资运送到指定的地方,比如边疆地区或军事重镇,以供应军队所需,然后官府会根据输送物资的数量给予相应的盐引,这才能到盐场支取食盐进行贩卖。

现在简化了,只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以了。

200斤盐需要缴纳一两银子。

而洪岩县大概在五万人左右,一天消耗的食盐在五百到八百斤。

按最低五百斤来算,就是够卖一天的食盐,需要缴纳二两半银子。

而官府规定,最少也要一月起卖,所以最少要一次性缴纳七十五两。

“这都是小钱。”王通思索着。

七十五两,足够一个普通三口之家不受饥饿的过两年还有剩余。

但对于现在的王通来说,确实是小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