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他乡遇故知(2/2)
杜琮:?
苏青青:“宫廷玉液酒?”
杜琮:??
苏青青见他这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贼心不死地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天王盖地虎?”
杜琮恍然大悟。
苏青青:!
拜托,她不是嫡系答案拥护者,无论杜琮回答“小鸡炖蘑菇”还是“宝塔镇河妖”,她都会立刻喜极而泣、热泪盈眶、乐不可支、心花怒放……
然而迎着苏青青紧张又期盼的目光,对面的杜琮却微微鼓起脸颊,试探性地装起可怜来,回道:“臣认为,应当以‘针尖对麦芒’作配,更为合适。”
苏青青:……
算了,看来穿越这件事可遇不可求,整个大昌能有她和白慧两个人相依为命,也算是造物主格外开恩了。
于是苏青青立刻失去了对杜琮的兴趣,并对着身边的小兰吩咐道:“本宫要回后院面见祖母和母亲,你守在门口,不许任何无关人士进出。”
毕竟,她如今已经不再是上辈子那样,每天无所事事地学习,只能靠着早恋来调剂生活的苦瓜学生了。
所以管他是杜琮还是杜棕,或者是杜甫、杜牧,对于苏青青而言,只要不是他乡遇故知,那她就懒得多看对面人一眼。
小兰这姑娘虽然有时候迂腐不开窍,但做事向来是一等一的忠心靠谱。
她飞快地打量了杜琮一遍,被这位陌生郎君貌若好女的外表给惊呆了,心中生出浓浓的危机感,担心此男心怀不轨,意图撬陛下的墙角。
于是小兰深吸一口气,绷起并不存在的肱二头肌,粗着嗓子低沉道:“郎君,请吧,我家主子说话,不喜欢说第二次。”
闻言,杜琮只觉得心都凉透了。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他是个终极忍人。
所以面对苏青青的冷眼相待,杜琮不怒反笑,嘴角勾起迷人的弧度,眼里却隐约带了些许泪花:“臣……明白了。”
说完,他孤独地转身,只留下一个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背影,看起来格外惹人心疼。
见此情形,苏青青突然有种辜负了良家少男的错觉……
然而还没等她的情绪酝酿太久,就听见杜琮问小六儿道:“我的茶呢?”
“苏兄不是让我喝光你们府里的茶叶吗,你怎么还不去煮?”
听了这话,苏禹察觉到自家妹子看过来的视线,连忙咬牙切齿道:“你这个宵小竖子……小六儿!煮茶!”
“今儿个不让他把府里的茶全喝完,就不准他踏出苏府一步!”
好哇,不是死皮赖脸要留着吗?
反正贵妃跟着长辈待在后院,杜琮不能无故闯进女眷居所,他就算是在前院坐到海枯石烂,也休想勾搭贵妃半分!
杜琮淡定拱手道:“多谢苏兄宽厚待客。”
他施施然地跟着小六儿走了。
终于摆脱了缠人的麻烦精,苏禹便直接带着妹妹来到后院,大声笑道:“娘!祖母!贵妃娘娘回来看望你们了!”
屋内传来苏母的应答声:“哎,来了!”
片刻后,苏母推着无法行走的祖母出来,见到女儿的第一眼,便红了眼眶,哽咽道:“我的乖儿……”
然而她很快又看清了苏青青身上的带有贵妃服制的金牡丹纹,便赶紧后退几步,想要跪下来行大礼:“愚妇见过瑜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
请安的话还没说完,苏青青赶紧上前,紧紧握住了母亲的手,温声道:“今儿个回家省亲,咱们之间没有君臣,只有母女。”
上一次见到苏母,还是身为王府侍妾的时候。
谁知再次相见时,她却已经是身份尊贵的宠妃,而苏母的脸上又多了几分皱纹,看来更加苍老疲倦了。
———————
两日后。
皇帝回京,世家们开始热闹地筹办春日宴,却得知了一个坏消息:长孙家的小姐因病告假,无法出席宴会。
“这怎么能行?”
说话的人是刘家小姐,她正举着一把装饰用的小纱扇,放在面前来回摇动,皱眉说道:“若是长孙玉苹不来,那么谁报销马车钱呢?”
如果是平日里有主家的宴席也就算了,但春日宴和赏花宴都是皇家亲自赏下来的宴会,各世族为了讨好天子,通常会平摊举办宴会的费用。
就比如长孙家,作为巨贾首富之家,说好了要负责京城所有少爷小姐们在春日宴出行的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家本来早早就互相商量好了,谁家负责这个,谁家负责那个,结果长孙玉苹临时变卦,实在是打得众人措手不及。
这不,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小姐们都来到了金佬楼,正在包间里谈论长孙家不厚道呢。
刘家小姐看向主位:“应云,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大家的目光纷纷跟着看了过去。
花应云淡定地端起茶盏,笑道:“不急,离春日宴还有好几天时间呢,大家可以慢慢商量。"
她作为丞相家嫡女,比在场所有人的身份都要高,刘家小姐这句话问出来,只怕就是想借机抬高花应云的地位,让她主动包揽下这件麻烦事。
而这句话一出来,和丞相府关系最好的内阁学士孙女江小姐也开口道:“长孙小姐向来身体健康,此次生病只怕是来势汹汹,要多卧床些日子了。”
“等会儿我去长孙府里看望她,谁要和我一起去?"
刘家小姐把纱扇一收,压低了声音道:“你真是个生性单纯的,没听说过外面的流言?长孙玉苹根本就不是生病了,此事另有隐情。”
另外一名小姐也笑道:“她和应云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好姑娘,哪里能和咱们一样,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话题立刻从春日宴切换到了长孙玉苹的身上。
刘家小姐示意婢女去守门,神神秘秘地说道:“我也是听说的哈,大家就图一乐,干万不要到当事人的面前搬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