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完了我哥篡位了 >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六章(1/2)

目录

无论如何,三皇子的北地之行,算是收获颇丰,荣归京城。

三皇子在回到京城的时候,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热烈到贵为嫡皇子的他都受宠若惊。

他未来的老丈人李相奉帝命前去城门迎接他,而后魏安帝为他接风洗尘,谢皇后也笑逐颜开,父母将他捧作掌上明珠似的,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三皇子几近飘然欲仙,这是他曾经都不敢想的场面。

父母的宠爱,永远都只给嫡兄顾宜修一人,而他算什么呢?只是顾宜修的小尾巴罢了。

而他现在,凭借着自己立下的汗马功劳,终于赢得了父母的重视。

说到顾宜修,魏安帝对于太子在北地遇袭一案中的阴私手段并非置之不理,只不过他不想将其放在明面上任人置喙,平白损毁了皇家的面子。

可他给顾宜修的惩罚,竟是将他换下了储位。

明面上他只说,因为顾宜修残废后,一直身体不大好,久病不愈,脾性也暴躁许多,难担太子之位,剥去了他这尊贵的头衔。

而后,在朝堂上大肆赞扬了三皇子顾宜泽的功勋,当机立断地将他立为大魏皇太子。

皇家玉碟上将他的姓名写得清楚明白——顾、宜、泽。

顾宜泽轻轻松了口气,仿佛终于能够挺起胸膛做人,他不再是哥哥的影子,而是堂堂正正的皇太子,优于哥哥百倍千倍的人。

魏安帝也心情大好,择吉带着顾宜泽在皇庙天圣宫祭天地祖宗,而后又回到光明殿,为他举行册封大典,帝后二人将金质册宝赐予新太子。

顾宜泽深深俯下身去,向父皇母后行大礼。

然而这一日顾宜泽的册封典礼,废太子顾宜修甚至称病,没有出席。

帝后皆在上首端坐,魏安帝面带喜悦,谢皇后也盈盈笑着,可怎么看怎么僵硬。

毕竟她之前关于易储一事的关注点全在于“如何保住顾宜修的太子位?”,结果劈头盖脸砸过来的问题竟然是“如果抢过太子位的是亲生的小儿子该如何是好?”

若是说,魏安帝为了打压谢家,擡举了大皇子或是其他年纪小的庶子,谢皇后必是要闹个天翻地覆,也要让他尝尝恩将仇报的滋味儿。

可如今上位的是她的小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她都不知道该摆什么表情好。

在登上太子宝座后,顾宜泽终于展现出了他优秀的政治素养与品性。

他性格温良,擅于倾听,肯于纳谏,但也不失自己的思考与决断,比起性子骄横还成天恋爱脑到乐不思蜀的二皇子顾宜修来,他的能力实在不俗,仿佛一直蒙尘的宝珠忽然露出了他本来耀眼的光泽。

魏安帝也对顾宜泽非常满意,这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储君。

于是魏安帝对他事必躬亲地细细教导,朝臣们每日都能看到父慈子孝的场景。

逐渐地,众人亦开始觉得,易储不失为一件好事。

毕竟比起理顺皇家那摊子破事儿,还不如祈祷大魏的未来有一位明君呢,反正不管谁坐在那个位置,一个有脑子的帝王,总比一个骄纵任性的帝王要好。

东宫的詹士府官员们并没有换血太多,甚至三师三少都是原班人马配置,毕竟在此之前,顾宜泽作为顾宜修的嫡亲弟弟,他们利益向来一致。

所以最终,也就只有顾宜修的几个心腹跟着他离开了。

顾宜泽知道,嫡兄必会因此对他产生嫌隙,可从小到大的情分也不是作假,他们一直关系深厚,所以他想着,若是得闲,他必要找顾宜修好好地喝酒谈心,就像从前一样。

若是能开导他,倒也不负此行。

顾宜泽有这个体恤嫡兄的心,却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去找他。

因为做太子实在太忙了!还未上手时,就忙得他整个人乱七八糟!

他以前可从未想过,太子竟然要将三省六部的事情理得清清楚楚,科举农商亦要精通,除此之外,派系之间的利益分配与均势制衡也要了然于心。

甚至是他以前最瞧不上的联姻——他原来总认为魏安帝惯会乱点鸳鸯谱,如今才知里面的门道儿实在太多。

曾经他不过是在户部当差,还有空当一当纨绔小王爷。

现在是完全没有闲心去喝花酒了,至于美人,那更是要往后排了。

在帝皇、太子、东宫、朝廷,甚至整个京城,都处在一种蒸蒸日上的氛围时,鲜少人能注意到门前路绝人稀的人,哪怕他们曾经是京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比如玄家,又比如,二皇子顾宜修。

从去年年末至今将近半年,是顾宜修的人生中最为灰暗的时节。

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年前他与父皇的吵架开始,因为吴黎的身世问题,魏安帝不再允许吴黎成为他的正妃。

而后他因为对父皇顶撞,被送去了天圣宫自省。

在天圣宫,他失去了右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