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1/2)
北上的途中,他们的大队伍遇到了许多往南逃灾的难民。
难民们说起这次寒灾皆是涕泪横流,待吃饱穿暖后,才断断续续地开始讲述北地令人恐惧的惨状。
存粮在寒冷的冬季就已经吃得差不多,有些贫苦人家实在没办法,会出去挖树根和草皮充饥,可随着积雪越来越厚,树根也成了奢望。
就算是家底殷实些的人家,养了牲畜却也没有粮食喂了,饿死冻死的也不计其数。
许多房屋都被暴雪摧毁,无家可归的人只能去军营与救灾基地碰碰运气,可灾民太多,基地人满为患,军营也全腾了出来也装不下,不少人这才冒着风险往南走,只要别死在路上,便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这一路上,仍是饿殍遍野,三皇子与顾烟杪的队伍都帮着收殓了不少尸体。
虽然黑铁骑早就效率极高地开始救援,可天灾难测,以无情磅礴之势碾压而过,士兵们毕竟是□□凡胎,最先批救灾的军队已经牺牲了不少人,但依然要顶在最前线,就算所作所为都似杯水车薪,也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命令。
此时的北地,已是人心惶惶。
见得多了,就算是打小儿养尊处优,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三皇子也忍不住动容,时时将队伍停下施米施粥,收容灾民。
不过他所代表的是皇家与朝廷的赈灾,此番作为也实属应当。
天灾若是朝廷不管,这么多税银都白交了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魏其他地区的许多平民听了这些催人泪下的事儿,实在受不了自身无能为力的处境,便由一些民间组织起头儿,自发地准备赈灾。
比如,以浮生记为首的一众全国连锁的商铺便开始迅速地运作起来,由北向南地运送大批赈灾物资,着重为粮食、棉衣被褥和基础的生活用品。
因为是全国连锁,都有自家的驿站快马,站点之间的送货早已熟门熟路,这走货的流程,可比临时起意再组织队伍要快得多了。
被装得满满当当的大袋物资由快马运送去灾区,袋面上绣着的“浮生记”三个响当当的大字,一下子就在民间火了一把。
浮生记不仅自费赈灾,还呼吁许多老百姓们力所能及地帮帮忙,若是想捐献些微薄心意,比如一两件厚衣服或者零零碎碎的干粮,哪怕是小小孩童攒的银果子利是钱,浮生记都可代为运至灾区。
大家也不必怕他们贪了这些物资去,哪怕一毫一厘,都有专人记录在册,流通去向,用在何处,都写得明明白白,若有人质疑,自可查去,浮生记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
因了高效率的运送方式,浮生记这个名字几乎就与民间赈灾绑在了一起。
三皇子听闻此事,大感意外,顿时忘了不久前才与顾烟杪吵过一架,又跑来敲她窗户:“喂,顾烟杪,你认识浮生记的老板吗?听说是南川发家的茶馆,本王确实去过两回,茶还不错。”
顾烟杪难得没骂他,甚至很配合地打开窗户,瞧着他骑着马走在她所乘坐的马车旁边,面上是真的想要跟她聊天的表情。
她眉毛一扬道:“不认识,南川可大得很,我哪儿能都认识?不过确实听说,浮生记的老板颇具美名。”
“既然如此,也挺可惜啊,浮生记老板既然能有此善心,应该是个好人。”三皇子看着飘飘而落的雪花,感慨道,“救灾军队再迅速强悍,也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浮生记等等这几家全国连锁的组织,一下子就弥补了短板,也是大功一件。”
“那必须是大功一件!”顾烟杪颇有些沾沾自喜,“不过,我们南川人向来心系大魏,一方有灾八方支援,皆是理所应当。”
她话音未落,又想到什么似的,眼神明显地暗了下去。
经过几日相处,三皇子已经熟知她的撒泼路数,赶紧主动补救道:“行行行,好好好,本王知道你要说什么,嫁去北戎之后你也管不到大魏了。”
这小子,还学会抢答了!
顾烟杪瞪他一眼,三皇子脑袋都大了:“姑奶奶啊,你一天到晚怎么这么能生气?你是气包子做的么?变脸变得也太快了吧?”
“我是你爸,千变万化。”顾烟杪不想搭理他了,伸手就要关窗。
三皇子好容易等她露一回面,立马拦住了,好声好气地问道:“你之前两回预测的那么准,能不能同本王说说,这雪灾何时才能过去?”
顾烟杪很是一言难尽地看了三皇子一眼。
实在难以想象原作里描写他当皇帝的样子,说他是千古难遇的明君,性格平稳宽和,就算被兄长甩烂摊子也照单全收,依然同顾宜修兄友弟恭,勤勤恳恳。
别的没看出来,就觉得挺憨的,他的优秀,大概全靠顾宜修衬托。
一瞬间,顾烟杪觉得自己悟到了什么……
谢皇后那个破脾气,也只有魏安帝忍得了,吴黎那个作天作地的性格,太子把她当个活宝贝,自己原先对三皇子客客气气,很是入不得他的眼,被他指着鼻子骂。
现在为了经营她的暴躁人设,每日对他飞扬跋扈,他反而天天来找她聊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