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1/2)
魏安帝只觉得喉间腥甜,只要再听太子说一个字,那口血就要喷出来了!
太子见父皇竟然气得冲冠眦裂,木质茶案哐当倒地,瓷器餐具接连碎裂的巨大声响令人心悸,他从未发过这么大的火气。
虽然心有不解,太子还是被吓得连滚带爬地走了。
侍从们当然不会让他在外面等候的官员们面前过于丢脸,早早就拿来的衣服斗篷都赶紧给他穿上,让他体体面面地离开光明殿。
但他穿着中衣便闯进光明殿已经是有目共睹,此时穿也白穿。
虽然官员们看见了也当没见到,只是在心里疯狂皱眉,这太子真是太不像话了。
方才殿内喧哗过大,也不知闹了什么事儿,大人们纷纷眼神交流,却不敢出声讨论。
魏安帝气得要死,颇有些迁怒谢皇后,演演演,演个锤子,她就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儿把他放在火架上烤,哪有一点为他考虑过?!好像太子只是她一个人的儿子一样!
谢皇后见他竟然斥责太子,更是脸都气歪了。
敢给皇帝甩脸子的她是第一人,直接就拂袖而去了,雄赳赳气昂昂地回了她的凤宁宫。
三皇子看到自家父皇母后嫡兄这般闹一场,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然而他回过神来,见到魏安帝要被谢皇后气得吐血,又赶紧给他斟茶喝下,拍拍他后背顺顺气。
总而言之,光明殿历经此劫,好一番收拾整理过后,魏安帝才勉强摆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继续召见有幸赴宴的臣子及其家属们。
众臣子在外面等待许久,才有内侍出来请他们入殿。
进入大殿后,却见只有魏安帝一人独坐上位,谢皇后并未去而复返。
然而他们不大敢问,只规矩地行大礼,而后魏安帝按照礼节纷纷赏赐,再赐座。
玄家落座后,发现他们正好坐在顾寒崧兄妹对面。
玄烛仪表堂堂地端坐在茶案后方,却不动声色地看向垂眸静坐的顾烟杪,只觉得她整个人都有些奇怪的虚弱。
顾寒崧明显是在照顾她,嘘寒问暖后倒了一杯温茶递到她手边。
而顾烟杪偏头仰起脖子饮茶润喉的时候,玄烛才看见她脖子上狠厉的掌印。
玄夫人亦是眼尖得很,注意到此处后伸手拍拍儿子手背,让他莫要悬心,而后遣了贴身服侍的大丫鬟去问情况。
丫鬟领命,悄无声息地去了。
半晌后丫鬟回来,面色不大好,低声与玄夫人耳语片刻。
玄夫人登时忿火中烧地握紧了拳头,而玄烛仍是面无表情的模样,目光却逐渐阴沉。
玄将军深思熟虑后才开口提醒道:“稍安勿躁,今夜对他们的针对,怕不会就此善了。”
玄烛低声应了,而后擡眸看向此时陛见的兵部尚书府。
吴尚书带着家小向魏安帝行大礼,这会儿吴黎已经在狱中,并未前来。
吴清清,虽然玄烛更愿意叫她余不夜,身着紫色的缎面裙,整个人的气质温柔雅静。她好似在尚书府适应得还不错。
但为了走到这一步,一定付出了不少。
余不夜入座后,同样遥遥往顾烟杪处望去,想必她也察觉到不对,却因为在宫内并无内应而暂时无法通晓消息。
挂心之际,她偶然间与顾寒崧对上视线,却见他微微摇头。
她便神色不动地收回目光,低头品了口茶。
既是年宴,排场热闹盛大更胜以往,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济济一堂。
魏安帝漫长的接见赏赐环节终于快要结束,排在最后的则是他国的使者,皆是前来上贡且庆贺魏安帝寿辰的。
使者们献上厚礼,很是吹嘘了一番魏安帝的英明伟岸。
魏安帝被拍了这么久的马屁,被皇后太子扰乱的心情也好上不少,虽然已经没什么耐心,但还是恩准他们将浮夸的唱词都说完了。
在众人有口难言的煎熬中,繁杂的礼仪流程终于快要走完。
就在此时,北戎使者忽然走上前,再次对魏安帝行大礼,朗声提出了一个请求:
“我国将为陛下献上公主,同祈请陛下赐一位公主于我王,共同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两国边境,便可保十几年的平安顺遂!”
只有顾烟杪,在听见北戎使者说出这话时,猛然擡头看向魏安帝。
——悬在她脖颈处的虎头铡,终于就此斩落,但此时,她根本没有表态的资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