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书女配只想登基[基建] > 第68章 ??问药

第68章 ??问药(1/2)

目录

第二日简单的用完了早饭,安伊又驾驶牛车带着他们前往码头去。

文连付清了一晚的住宿钱,又额外给了些。

“几位贵人慢走,若是回来没地方住,记得再来我们家。”

安伊拿着铜钱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文连这才注意到刺桐城的码头比原来几乎扩大了一倍,这里围着许多卖早食的小商户,搬运货物的壮汉,还有人民军拿着他不认识的旗帜在挥舞着什么,仿佛在做什么动作。

不一会,就驶来一搜他从没见过的平底的船只,他从未见过这样的船,大不说,还有这么多的风帆,这风帆上的布他也没未见过。

而妻子汪妤和儿子文景也是十分震惊。

文景强忍着咳嗽说道:“这样大的船,我还是第一次见,而且有十二帆九桅,船底似乎加了一层,作用是什么呢?”

这已经是文连无法解释的范围的。

只得在心里叹口气,西楚这次怕真是要亡了。

九州王似乎在建造方面远远超他们太多了,妙手回春的医者,起死回生的神药,远超西楚兵士的人民军。

相比之下西楚像个落后的蛮夷,他第一次把蛮夷用在了自己身上。

大船缓缓靠岸。

一旁的许多人高兴的说道。

“宝船来了。”

宝船,船的名字吗。

文连礼貌的拉住一旁的一个男人。

“这位郎君,请问宝船是?”

“宝船你都不知道,就是九州王大人命人制造出来的船啊,这船可和一般的船不一样,用的帆布做风帆,船底还加了横隔舱,即使进水,这船也不会沉没。”

文连很想继续追问帆布是什么,但是又有些不好意思,只能谢过后,跟着码头的小吏排队检票上了船。

他们四个人的船舱在二层,这宝船上的船舱是有编号的,哪些人哪个舱。

文连看着那歪歪扭扭的符号,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此无知,最后求助了船上的名为乘务员的少年,才找到了自己的船舱位置。

十五六岁的乘务员笑的如沐春风,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并且亲切的递给他一张纸。

“这是我们九州王治下所用的数字,名为阿拉伯数字,用来代替数术的书写,这是阿拉伯数字的对照版,几位乘客闲着无事时,可以看看,如果有用膳的需求,直接找乘务员购买就行了,祝您旅途愉快。”

然后转身这位少年就和同事小声说了句。

“西楚的人好像乡下来的土包子啊。”

文连对这张纸上的内容颇感兴趣,这白纸他已经在金松城见过了,只是这阿拉伯数字对应的壹贰叁,他看了几遍还是觉得有些记不住。

纸却被妻子抽走了,她在文连的旁边看了一会,就记的七七八八了。

见文连霸占着纸又记不住,所幸自己拿来认真看了起来。

这时文景也咳嗽着说:“阿娘,你看完了也给我看看。”

不一会,汪妤就将纸递给了文景。

“阿景看吧,我已经全部记住了。”

文连却心里有些不舒服,他不明白这种不舒服来源于何处,但是此刻妻子的声音变得非常的刺耳。

他忍不住有些刻薄的说道。

“那你出去将那些船舱号认给我看看。”

“219,211,210。”

文连却不说话了,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何不舒服了,因为他在学习新东西这方面输给了女子,即使这个女子是他的妻子。

但是他明明很敬重自己的妻子的,他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船舱里除了婢女递水给文景的声音外,就是文景咳嗽的声音了,他一边咳嗽一边看着阿拉伯数字。

文连和汪妤之间的气氛却有些尴尬。

汪妤对那阿拉伯数字实在很好奇,忍不住出了头,她觉得这是不是女四书里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有些羞愧。

文连也是低着头不说话。

“我去甲板上透透气。”

见文连走了,汪妤松了口气。

“阿景,再给我看看,我看到

文连来到甲板上,再次看到了平州的高忻,似乎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女,正在甲板上看着乌江透气。

这高氏自从27年前高忻的父亲高寒去世后,便有些落寞,到底没个男人撑着门面,如今也就是他的兄长高惜在蚌城做太守而已。

名声虽在,但是内里,已经在世家里排最末了。

“唉,大兄弟,又遇到你了。”

文连被一句话拉回了思绪。

一看,是先前回答他什么是宝船的那位男子。

“好巧啊,不知郎君如何称呼。”

“我姓李,叫李常”

“原来是李郎君,我姓文。”

这位名叫李常的男人心情似乎非常不错,主动的说起话题,

“不知文郎君此去安宁是做什么,我是去看孩子的。”

安宁,原来安宁才是九州王的大本营吗,安宁太守齐思可是个忠孝之人,是西楚难得的好官,如何允许她在安宁大展拳脚。

文连面上不动声色,回答道。

“看孩子?难道李郎君的孩子在安宁做事吗。”

李常似乎就等着文连说这句话呢,一张脸摆出炫耀的表情。

“我家孩子还小,才十岁上呢,哪里能做什么事,不过是在安宁学堂读书,读小学,这刺桐也在修学校了,但是修好要下半年去了,若孩子等,不就白白耽误了一年,我就提前送他去安宁先读一年,等刺桐学校修好了,再转学过来就是。”

文连差点一个没站稳。

这个人在说什么,九州王竟然教人识字?

她知不知道知识和文化书本意味着什么,那是世家用来隔绝自己和庶民阶级的鸿沟,哪个世家大族会把知识教给外人?

还是这样的平民。

这件事的震惊程度远大于刚刚的宝船。

而李常那边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

“孩子学习还好,二年级的入学考试肯定能考过,到时候就转回刺桐读二年级,若是成功考入了中学堂,那就太好了。”

文连思考了片刻,脸上显出十分兴奋的表情。

“还请李郎君给我细细讲解一下安宁学堂之事。”

汪妤只觉得那九九乘法表十分的有意思,变化莫测,奇妙无穷。

九州王真是个奇女子,女子,九州王是女子呢。

汪妤摸着有些发热的胸口,九州王是女子,唐刺史也是女子,这一路上,也见到了不少女子的小吏。

文连却在此时风风火火的进来,打断了汪妤心中觉得有些出格的想法。

“当真,那九州王当真开设学堂教与庶民。”

“不仅如此,安宁本地户籍的束修并不贵,若是成绩十分的好,家境困难的,还有额外的助学补贴,女子入学,也会减一些束修,学堂分小学中学大学,我在外头遇到的那郎君说他家小郎君现在读小学,教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到了中学就要在这基础上学物理,化学,绘画。”

汪妤听着这些从没听过的词汇,有些好奇,她还听到了女子入学减束修。

九州王,其实是很鼓励女子做许多事情的吧。

这时文景憋住咳嗽,说道。

“这些东西,听都没有听说过,今日所见,这九州王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女子,至少,比那些世家大族强太多了。”

文景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在古代书籍是十分珍贵的财产,甚至比黄金还要珍贵,家中若有一本书,是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因为你家后人能学到的东西,就只有你们家的书而已,你若是想去借别人的书来学,抱歉,不会有人借给你的。

而苏识晓这一举动,无疑证明了,她不需要将自己和庶民划开一道名为读过书的分界线,她是真正的为民着想的。

想到如今的楚帝。

文连都不免有些动摇了,他家出生小庶族,家中藏书仅仅四五本,那些世家大族瞧他的眼神,就让他每次十分的自卑。

他摇了摇头,一切还是先到安宁再说。

船行驶了接近一天的时间,中途他们还找乘务员买了午饭吃,乘务员这次是一个十分好看的少女,如沐春风递给了她们一张菜单。

上面用阿拉伯数字标了价格。

汪妤和文景已经能看懂了,就点了一些简单的菜。

直到晚上才到达安宁城外的码头,然后文连和汪妤又担心了,安宁城能找到住的地方吗。

在下船前,那个十分好看的乘务员特地提醒了他,说他们来求医的已经在安宁驿站预留了住处,让他不必担心,一会跟着她下船便是。

文连这才安心了。

下船后被乘务员安排到了一辆大牛车里,不上车还好,一上车就看到高忻和他的家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