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兴修水利(1/2)
大长老回到部落后,就跟首领汇报了向华部落借粮的事,浊河首领没有反对大长老做出的决定,因为,部落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再过一段时间,怕是连他自己都没有粮食吃了。
取得首领的同意后,大长老又屁颠屁颠的跑去叫人,领着一大帮族人浩浩荡荡的赶往华城背粮食去了。
华城的公仓里,这些年来,储存了差不多三十万斤粮食,这一次对外借粮,是刘田和部落里的几位头领共同商量出来的结果。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华部落的族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存粮,即使碰到天灾,收不上来粮食,家里的存粮也能支撑一年的时间。
二是,公仓里的存粮,有很多是以前年份的陈粮,垫在最
基于这两点,加上这一次的水灾,让很多部落都遭了灾,大家商议之后,就做出了借粮的决定。
对于家里存粮足够多的族人,刘田还号召他们将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外借,这样的话,既能处理掉快要霉变的陈粮,在来年时,还可以收取一定的利息,两全其美。
于是,一些富裕的人家就将自家多余的粮食拿了出来,充进公库,外借出去了。
一些小的部落,借的粮食比较少,多则万斤,少则几百斤,一次性借十万斤粮食的,也就浊河部落一家。
大雨停了之后,缺少水系的路面,积水不能很快的排出去,到处都是水汪汪的,有些低洼处,水还特别深,不小心的话,很容易就掉进去,再也上不来了。
所以,这段时间,华部落外出的族人很少,他们大部分时候,也只是在部落周围活动,不敢涉水去更远的地方。
虽然华部落族人们没有遭受水灾,但这样大的水灾还是影响了他们的活动范围,特别是经营马车生意的嘎,和经营大粪生意的离,在这样的水灾面前,他们也不得不停止了自己的生意,老实的待在牧城。
这场大雨让离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牲畜们的粪便被大雨冲的一干二净,他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没有出去捡拾粪便了,捡不到粪便就意味着他没有收入,这让他感到焦虑,等到了冬季,不种植庄稼了,就没有人愿意买肥料了。
今年他的收益不少,家里堆积了不少粮食,够他们一家度过一整个冬天了,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个时候正是庄稼即将成熟的时候,也是最需要肥料的时候,如果现在能多卖一些粪便,也能多挣一些粮食。
但现实情况让他不得不提前结束今年的生意了,就算现在雨停了,他也没法将储存的肥料卖出去,外面的路全是积水,夯土大道也淹没在了深深的积水中,哪处深,哪处浅,他根本就看不出来,要是一个不小心,掉进深水里,不仅粪车不保,可能连自己的小命都会丢掉。
洪水也几乎断绝了华城与其他两座城池的联系,主要是三座城池间的距离太远,路也被水淹了,根本就没法骑马,走路的话,需要绕道而行,要走很长时间不说,还得提防掉进水坑里。
洪水终于慢慢退去了,华城积累的几十万斤粮食借出去了一大半,公仓里剩下的都是今年收割的新稻,这些新稻晒干后,用麻袋装起来,堆放进粮仓里,这些新粮能放的住,短时间内不怕它们会霉变了。
由于水灾,华部落也有一部分农田被淹了,所以收成并没有往年的好,整个部落,包括华城和谷城两座城池,一共上交的粮食也只有三十万斤而已,足足比去年少了一半。
这主要还是谷城那边的农田受灾比较严重,等洪水完全退去后,刘田就打算在谷城新修水利,以往光想着利用彭泽湖来调配水资源的想法,是不太现实的。
旱年可以使用彭泽湖里的水来灌溉农田,但遇到了水灾,彭泽湖就变成了洪水猛兽,淹没农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