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雾中灯塔(1/1)
雾中灯塔
海岸线的雾总在黎明漫上来,把礁石、渔船都揉成模糊的剪影。林墨守着这座百年灯塔,已经是第五个年头。父亲临终前把黄铜钥匙交到她手里,说:“灯塔是海的眼睛,只要亮着,就有人能找到回家的路。”
这天雾格外浓,能见度不足三米。林墨爬上旋转楼梯,擦拭着巨大的玻璃灯罩,忽然听见雾里传来微弱的敲击声。她探头往下看,雾霭中浮着一叶小木船,船头立着个穿藏青色外套的男人,手里举着块破损的船牌。
“姑娘,能借个罗盘吗?”男人的声音带着海风的沙哑,“我的船触礁了,导航也坏了。”
林墨扔下去一根缆绳,把小木船拉到礁石边。男人跳上岸,露出一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衣角还沾着海草。他叫陈野,是个海洋摄影师,为了拍日出时分的鲸鱼迁徙,连夜出海,却遇上了突发的海雾。
“这雾最少要到中午才散,你先歇会儿吧。”林墨递给他一杯热水,“灯塔里有多余的房间。”
陈野道谢坐下,目光却被墙角的相框吸引。照片里的年轻男女站在灯塔下,笑容明亮,男人穿着和他相似的藏青色外套,女人梳着麻花辫,手里捧着一盆雏菊。“这是我父母。”林墨轻声说,“我母亲也是摄影师,当年为了拍灯塔的星空,在这里停留了三个月,后来就嫁给了我父亲。”
陈野忽然从背包里掏出一本磨损的相册,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照片:“你看,这是我外婆。”
照片里的姑娘梳着麻花辫,手里同样捧着雏菊,背景正是这座灯塔。林墨愣住了,指尖抚过照片边缘,和自家相框里的女人渐渐重合。
“我外婆总说,年轻时遇到过一座灯塔,里面住着个沉默却温暖的守塔人。”陈野的声音柔和下来,“她当年迷路被困,是守塔人收留了她,还教她辨认星象导航。临走时,她送了守塔人一盆雏菊,说等花开了就回来。可后来战事爆发,她辗转去了南方,再也没能回来。”
林墨想起父亲书房里那盆干枯的雏菊标本,还有抽屉里一封未寄出的信,落款日期是一九四三年。信里写着:“雏菊开了三季,我还在等你。海雾再大,灯塔也会为你亮着。”
雾渐渐淡了些,晨光穿透云层,洒在灯塔的玻璃灯罩上。陈野忽然从背包里拿出相机,对准灯塔按下快门。“我外婆去年去世了,临终前让我一定要来这里看看。”他说,“她说,这里有她未完成的约定。”
林墨爬上灯塔顶层,转动着黄铜旋钮,把灯芯调到最亮。阳光穿过雾霭,灯塔的光束在海面上铺开,像一条金色的路。陈野站在礁石上,看着光束延伸的方向,忽然喊道:“你看!”
远处的海面上,一群鲸鱼正排着队迁徙,脊背露出水面,溅起白色的浪花。林墨忽然明白,有些约定从不会被时光辜负,就像灯塔的光,无论雾多大,总会穿透黑暗,照亮回家的路。
中午时分,雾彻底散了。陈野修好小船,准备离开。林墨递给她一个铁盒,里面装着那封未寄出的信和雏菊标本。“替我交给你外婆。”她说,“虽然晚了几十年,但约定总算兑现了。”
陈野接过铁盒,郑重地点点头。小船驶离礁石时,他回头望去,灯塔的影子在海面上摇晃,像父亲临终前的眼神,温暖而坚定。林墨站在灯塔下,看着小船渐渐远去,忽然觉得,守塔不仅是守护海的眼睛,更是守护那些跨越时光的约定与思念。
黄昏时分,林墨收到一张照片。照片里,鲸鱼在金色的海面上跳跃,背景是亮着灯的灯塔。照片背面写着:“外婆的约定已经兑现,而灯塔的光,会一直亮着。”
林墨把照片贴在相框旁边,窗外的海浪声此起彼伏,像是时光的回声。她知道,只要灯塔还亮着,就会有人在雾中找到方向,就会有未完的约定,在岁月里慢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