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杏林春暖(1/2)
城西的喧嚣被几条旧街巷隔绝,街角的“济世堂”老匾在斑驳朱漆中透着岁月温润。这座木结构小楼前堂抓药问诊,后堂起居,院里栽着几株草药,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此刻,医馆前堂却有些不同——消毒水混着跌打药酒的气息里,掺着几声压抑的痛哼。
硬木长椅上坐着七八个灰头土脸的工人,都是从苏园重建工地送来的。最严重的是杨建国,他左臂不自然地垂着,脸色煞白,额头渗着冷汗,显然是脱臼了。旁边站着他十七八岁的女儿杨晓慧,扎着马尾辫,校服洗得发白,红着眼圈手足无措:“爸…疼不疼?医生快来了…”
“没事…丫头别哭…嘶…”杨建国想安慰女儿,却被疼得抽气。
“都别乱动。”沉稳的声音响起,苏吕换了身月白棉布唐装,从后堂走出,身后跟着穿白大褂、戴眼镜的年轻学徒林小峰——这是王教授推荐来实习的医学院毕业生,此刻眼神里带着紧张和兴奋。
苏吕目光扫过伤员,在杨建国脱臼的手臂上停了瞬,又看向旁边抱着脚踝龇牙咧嘴的年轻工人:“小峰,拿药酒和绷带,处理小张的脚踝扭伤,冷敷加压固定,注意力度。”
“是!苏老师!”林小峰应声忙碌起来,看向苏吕的眼神满是敬畏。王教授把这位年轻医者夸得天花乱坠,能来济世堂实习,对他来说是天大的机会。
苏吕径直走到杨建国面前:“杨师傅,忍一忍。”没等对方反应,他左手如闪电探出,五指如铁钳扣住上臂,右手托住肘关节下方。
“苏…苏先生…”杨建国有些慌,这手法也太快了。
“放松。”苏吕话音刚落,指尖微动,一股精纯的混元内息悄然透入,精准包裹住错位的关节。杨建国只觉伤处涌过暖流,剧痛竟减了大半!紧接着,苏吕手腕一抖一送——
“咔哒!”
轻微却清晰的骨节归位声响起!
“啊!”杨建国痛呼一声,随即发现脱臼的剧痛和无力感退潮般消失。
他试着动了动胳膊,虽然还有些酸,却能自如活动了!
“爸!能动了!”杨晓慧惊喜得掉泪,这次是高兴的。
“神了!苏先生太厉害了!”旁边的工友们看呆了,纷纷惊叹。
他们平时磕磕碰碰去医院,从没见过这么利落的接骨手法。
苏吕转身走向药柜,拉开抽屉取出骨碎补、续断、当归、红花、乳香等药材,放在小药碾里,亲自用石杵研磨成粉。“小峰,看好了。”
他一边碾药一边讲解,“杨师傅是急性肩关节脱位,复位后要活血化瘀、续筋接骨。骨碎补、续断为君药,强筋健骨;当归、红花为臣药,活血通络;乳香、没药为佐使,行气止痛。按这比例加蜂蜜调和,外敷肩关节,再用绷带悬吊固定。”
“记下了!苏老师!”林小峰凑近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药材配比,飞快往本子上记。这种理论结合实操的现场教学,对他来说比课本珍贵多了。
苏吕把调好的药膏递给杨晓慧:“每天换一次药,这几天手臂别用力,好好休息。”
“谢谢苏先生!太谢谢您了!”杨晓慧深深鞠躬,杨建国也挣扎着想站起来道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