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唐模范村!(2/2)
亮的那面在前,暗的那面在后,连箱子底下的投影,都随着炭笔的轻重,近深远浅地铺开来,像真的映在地上似的。
“原来不单要画‘近大远小’,还得这样分亮暗......”
他喃喃道,心里彻底服了,之前觉得“不平行”别扭,如今才懂,这别扭里藏着“真”。
李渊和孙思邈也凑了过来,老两口眯着眼打量:“这箱子看着跟院里那只一模一样,连影子都像!”
孙思邈捋着胡子笑,“咱们平时看阎公画人,觉得像活的,可这画箱子,倒像能搬下来用似的,跟画山水不一样,山水是瞧着舒心,这个是瞧着‘真’。”
阎立本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兴奋:“小郎君这法子,是把‘光’画进纸里了!”
“往日我画肖像,只想着‘这人该是什么神情’,却没细想‘光照在他脸上,哪里该亮哪里该暗’。”
“要是照着这个法子画,人物的脸怕不是能更立体,连颧骨的弧度都能显出来!”
萧然闻言笑了,手里的炭笔在箱子的亮面又轻轻扫了道痕,算是画完:
“我就会这点皮毛,世伯你要是琢磨琢磨,肯定比我画得好。”
纸上的方箱静静“立”着,亮面透着浅灰,暗面藏着层次,连投影都带着阳光的斜影,竟真的像从桌上“拓”到了纸上。
李丽质伸手比了比,小声对豫章公主道:“往日看画是‘赏’,今日看这画,倒像‘看真东西’似的,没有那些云雾意境,却更实在。”
阎立本盯着那幅素描,手指忍不住在膝头轻轻比划起来。
他脑子里已经在想,若是用这法子画功臣像,功臣的铠甲该怎么分亮暗,头盔的弧度该怎么用炭笔铺出来,定能让那些功臣更像“站”在殿堂上,而非挂在墙上的一幅画。
想到这些阎立本就激动不已。
这种法子之前自己确实没想到。
“水平有限,就是能画个感觉...”萧然没有谦虚,这是实话。
这种皮毛功夫,对阎立本李丽质等人启蒙来说足够了。
她们只要钻研,素描肯定能学会。
这些人水墨画的基础好,特别阎立本。
几人盯着萧然的画看了很久。
萧然又找来一张纸,想给小公主几人画速写。
可惜抓形能力差点,不太像。
但是看衣服大小,一眼就认得出来,是四个小丫头。
“小郎君,画兕子她们这个也是素描吗?”李丽质感觉不太像。
“这是速写,突出的就是快,没有什么细节...”
“小郎君这个也有意思。”豫章公主去找了纸还有炭笔。
萧然之前觉得几人学的很快,没想到人家一看就会。
阎立本,李丽质豫章公主,功底实在太强了。
李丽质画的人物不大,但是很多。
开始是小公主,城阳小公主,三娘,阎瑶,张锦年,小黑,后面把孙思邈,王绩,李渊,萧皇后和张明德也加了进去。
张锦禾,张二丫,萧钰,豫章公主,程铁环,李恪,李泰,程处默,秦怀道,张大郎,李五。
最后在最前面画上萧然和自己。
加了外场景,就是院子里面。
豫章公主凑过来看了看,真是有点全家福的感觉。
“阿姐,真偏心,小郎君画的最好。”豫章公主打趣李丽质。
张二丫和萧钰也凑过来。
李丽质画的人物很像,单独拿出来,也知道画的是谁。
张二丫就指着画里小公主的衣角,笑着道:“兕子这手,还攥着半块胡麻饼呢!昨儿吃饭她就这么攥着,后来给了瑶娘一半。”
众人凑过去一看,果然是。
李丽质用细炭笔在小公主手心勾了个小小的半圆,线条轻得像飘着,却让人一眼想起昨日饭桌上,小丫头攥着饼舍不得吃的模样。
阎立本指着那处,眼底满是赞叹:“这就是炭笔速写的妙处!它不是照着人‘抄’模样,是把人‘活’的模样记在笔里。”
“画里,连兕子攥饼的那点‘舍不得’都画出来了。”
萧然也是服气的,这就是天赋!
李丽质随便几笔就能勾勒出其他人的特点习惯来。
对于李丽质的天赋,阎立本孙思邈几人也在赞不绝口。
之前完全不知道,萧然说了一下,人家就会了。
李丽质也喜欢素描速写这些,这种高兴的事情,肯定要和李世民长孙皇后分享一下。
信里,李丽质写了自己对素描速写的感悟心得这些,还有全家福速写。
全部准备好,李丽质把东西装起来,让李五送去长安城。
阎立本带着阎瑶去栲栳村,肯定是和李世民请示过,并且得到李世民允许的。
等李世民受到书信之后,也是笑起来。
“阎立本这是寻到机缘了,皇后你看看这个画。”李世民把李丽质的速写递给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伸手摸了摸,炭灰一下子沾在手上,和毛笔画的不一样。
仔细一看,长孙皇后也笑了起来。
看到两个小公主,笑的很开心。
“这画法倒是有趣,别具一格啊!”长孙皇后直勾勾看到两个小公主。
“阎立本获益匪浅啊!”李世民笑着说道:“阿难,这件事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阎立本这件事,肯定会让更多人心动。
主动前往栲栳村。
希望其他大儒去的可不仅仅是萧然,李世民也在后面推波助澜。
给很多官员开方便之门。
李世民要打造一个大唐的模范村,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