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煤炭分钱!(1/2)
李世民还撸起袖子感受了一下。
挖煤这个其实还好,不算累。
考虑到安全问题,都戴口罩这些的。
这是其他地方不可能出现的。
这也是孙思邈喜欢萧然的原因之一。
这种事情其他人不会,也懒得做。
萧然能落实,并且有用,这就更难得了。
程咬金和秦琼看了看,也不好闲着,跟着干起来。
李世民和其他村民从挖煤洗煤聊到秋收,收成情况,甚至是来年的播种计划。
甚至会和李世民说修房子买衣服这种事情。
李世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普通人的生活确实不容易。
萧然没有干活,而是到处看。
生怕有什么潜在的隐患。
其他人是真不懂,萧然也是外行,但是作为穿越者,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
李丽质不懂,但是一直跟着萧然。
“烧水这个,稍微远一点,这个火别靠近煤炭,要是不小心点燃了,这个是扑不灭的。”
这玩意在后世都没办法,现在更没辙。
张家林点点头,“小郎君放心,这个我会注意,等一下就把灶台搬远一点。”
之前都是喝凉水的,热水也是萧然嘱咐喝的。
烧柴浪费是一方面,觉得麻烦也是一方面,都不习惯烧开水。
是萧然嘱咐了好几次,直接喝凉水容易生病,这才开始烧热水喝。
现在入冬了,一早一晚还是有点冷的。
喝热水,也当是暖身子了。
张家林天天往长安城跑,比起其他人,也算是见过世面,在这里算个管理层。
萧然嘱咐了很多问题。
李丽质不太懂,也不了解,但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李渊和孙思邈就在旁边聊天。
两个老人聊的很开心,萧然也不知道说什么。
本来想看看就回去的,李世民越干越来劲。
主要是话题打开了,这里能了解真实的民生问题。
等准备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日落西山了。
李世民几人洗洗手,这才上了马。
一群人离开煤矿。
夕阳把天际染成一片熔金,归程的马蹄踏碎满地余晖,煤场的黑灰被晚风卷着,渐渐沉进暮色里。
萧然走在队伍侧后,旁边是李丽质。
望着远处山坳里最后一缕光没入树影,心里那股“日子正往前拱”的劲忽然涌上来,喉头一动,竟哼起了调子。
听到萧然吹口哨,李丽质愣了一下。
其他人窃窃私语的人也没有再说话,看向萧然。
天已暮,月如初,千里江川任我飞渡……”
调子苍劲又透亮,不像村夫唱的俚曲,也不是长安坊里的软词,倒像山涧流水撞在青石上,带着股劈开混沌的脆劲。
节奏起起落落,时而沉缓如太极起势,时而顿挫如挥拳破风,所有人精神一震。
马车里面的三个小丫头和李渊掀开帷幔,探出脑袋。
被萧然的声音吸引住了。
小公主圆眼睛瞪得溜圆,小脑袋跟着调子一点一点,像被线牵着的木偶。
“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换你芳心如故...”
唱到这句,萧然看了看旁边的李丽质。
李丽质俏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
她自小听惯了宫廷雅乐、乐府清歌,却从未听过这样的曲子。
没有繁复的辞藻,没有缠绵的情致,只一句“热血尽,化尘与土”,竟让她想起萧然在煤场盯着裂缝时的眼神,想起他教村民烧热水时的执拗,想起玻璃炉边那抹被火光映红的侧脸。
李世民放慢了速度,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马鞍,眼神里带着点探究。
这调子野得很,却野得坦荡,像极了萧然这人,不按常理出牌,偏又透着股让人信得过的实在。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一脸享受,很喜欢歌词,喃喃自语,‘邀月同宿青山深处...’
程处默秦怀道也是两眼放光。
萧然成了所有人的关注的点。
或许是太投入,没有注意其他人的反应。
还在哼着“梦醒处,来时路”,脚步轻快得很。
暮色本是沉的。
夕阳把最后一缕光浸进远处的林梢,归程的路正一点点被墨色漫染,连风都带着点倦意,卷着煤尘懒洋洋地飘。
可萧然的调子一出来,像往这摊将凝的暮色里投了颗火星,“轰”地一下,竟燃出片滚烫的亮。
那调子不依着黄昏的缓,偏要带着股闯劲——“天已暮,月如初”唱出来,听着不是要歇脚,倒像刚束好行囊要启程。
“千里江川任我飞渡”一出口,连路边的枯草都像直了直腰,仿佛真能跟着歌声跨过山、越过水。
队伍里的气息变了。
先前从煤场出来的疲惫,被这调子一荡,竟散了大半。
马蹄踏在土路上,不知不觉就跟着节奏起了劲,“哒哒”声里没了拖沓,倒像在应和那顿挫的拍子。
田埂上晚归的农人停下了锄头,直起身子往这边望,脸上的倦容被歌声扫过,也染上点莫名的热乎气,仿佛手里的锄头都沉了几分,却也更稳了几分。
连暮色本身都像是被推着往前挪了挪。
本要沉下去的余晖,被“热血尽,化尘与土”的调子托着,在天际多悬了片刻。
渐起的晚风裹着歌声,吹过马车帷幔,吹过路边摇曳的芦苇,竟带起股生生不息的劲。
没人说话,却都在听。
听那“英雄谁属”的追问撞在暮色里,撞出回声来,像在问这路上的每一个人。
于是连归程都不再是终点,倒像是另一段路的开头。
脚下的土还是那片土,天边的月还是那轮月,可经这歌声一过,连黄昏都透着股往前奔的朝气。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看向远处,感触颇多。
就像是现在的大唐,百废待兴,欣欣向荣。
回去的晚了点,但是不影响几人去钓鱼。
李世民想尝尝鱼汤。
几人带着鱼竿饵料去了水潭旁边,让萧然挑选个合适的钓位。
这里的人很多,不用打窝也不影响。
三个小丫头跑到水潭旁边看几人钓鱼。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找到张二丫,要了纸笔。
想把之前的歌词记下来。
太喜欢了。
程处默和秦怀道看了一会儿钓鱼,跑去找李恪张大郎,之前萧然说了,不用去挖煤,跟着张大郎烧琉璃。
相比起挖煤,烧琉璃更有技术含量。
夜幕降临,院子里面格外热闹。
萧然让张锦禾去把张明德请来,张怀才秦氏和张锦年已经回长安城了,不在栲栳村。
虽然知道李世民这些人不一般,但是熟悉了张明德也不拘束了。
孙思邈笑着说道:“老村正,来这边。”
孙思邈李渊张明德年纪差不多,凑在一起比较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