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遮天:天下人间 > 第124章 姜太虚钓鱼,何者上钩?

第124章 姜太虚钓鱼,何者上钩?(2/2)

目录

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道足有十数丈粗、蕴含着毁灭与生机两种极端力量的混沌神雷被盘羽张口吞噬,炼化入体后,那笼罩百里的巨大劫云终于开始缓缓消散。

天空重新放晴,阳光穿透云层洒落下来,映照在盘羽身上。

他周身的雷帝战甲渐渐隐去,露出了他挺拔的身影。

此刻的他,气息比之前更加深不可测,眼神明亮而深邃,周身散发出的波动,已经无限接近四极秘境的圆满之境!

他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比之前精纯了数倍不止的力量,感受着那几乎触手可及的四极秘境圆满壁垒,嘴角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这一次突破,不仅让他的修为暴涨,更让他对雷帝法的领悟又深了一层。

盘羽踏着神城青石板路缓步前行时,鼻尖萦绕的不再是往日里修士往来的丹香与灵气交织的清润气息,反倒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焦灼感。

街道两旁的修士们不再高声谈笑着交换修行心得,大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角落,压低了声音窃窃私语,目光时不时瞟向城中那座终年雾气缭绕的化龙池方向,眉宇间满是凝重。

“不对劲……”盘羽眉头微蹙,脚步下意识放缓。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空气中流淌几分躁动,仿佛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汹涌暗流。

那些擦肩而过的修士,无论修为高低,身上都萦绕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绷感,连呼吸都比往日急促几分。

转过街角,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压抑的惊呼,盘羽抬眼望去,只见一群修士正围着一块巨大的信息石碑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与感慨。

“姜家这次真是……唉,谁能想到老神王竟落到这般境地?

“四千年啊!被困在那样的绝地还能活着回来,已是逆天改命,可如今……”

“化龙池都未必能吊住他的命,你没听说吗?连神识之火都快灭了,这是油尽灯枯之兆啊!”

“什么意思?”盘羽疑惑

盘羽心中一动,拨开人群走近石碑。

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字迹,最顶端的一行大字赫然写着“神王垂危,化龙池续命”。

木,神识微弱似风中残烛。

连姜家带来的千年灵药都只能勉强吊住一口气,最终不得不送入神城那座与古城同岁的化龙池。

“不对啊……”盘羽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眼中满是疑惑。

他清楚记得,当初从那处绝地突围时,姜太虚虽虚弱不堪,可在他用真凰不死药续命以后已然恢复,甚至在突围的最后关头,还能凝聚残余神力劈开一条生路。

按照那时的状况,就算无法立刻恢复巅峰,保住性命应该不成问题,怎会短短数日就到了神识将灭的地步?

正思忖间,旁边两位修士的对话传入耳中

“听说了吗?前两夜有人夜袭化龙池,姜家一位太上长老都陨落了!”

“何止!若不是恒宇炉及时发威,老神王怕是已经……”那人压低了声音,“你想啊,谁不想让姜家得到九秘?老神王活着,斗字诀就在姜家手里,那些盯着这块肥肉的势力,能甘心吗?”

盘羽心中一凛。他忽然想起,这两日神城的气氛确实不同寻常。

白日里看似平静,可夜里总能感觉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压抑感,像是暴雨来临前的沉闷。

尤其是昨夜,他甚至在打坐时察觉到数股强横无匹的气息在神城上空一闪而逝,带着浓烈的杀伐之意。

“原来如此……”盘羽眼神渐明。若姜太虚真的生机断绝,那些觊觎九秘的势力根本不必急于动手,反倒是这种“看似垂危却未死透”的状态,才最让人心急。

既怕他真的断气,又怕姜家找到续命之法,自然会铤而走险。

就在这时,天际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仿佛有巨兽在云层中咆哮。

盘羽抬头望去,只见神城上空的云层不知何时变得厚重如墨,一道道肉眼可见的血色气柱正从城中各处冲天而起,如同一条条苏醒的赤龙,在天幕下蜿蜒盘旋。

“那是……气血如龙!”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得是何等境界的强者,才能让气血贯穿天地?”

“至少是半步大能吧!不,说不定是大能!”

盘羽瞳孔微缩。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血色气柱中蕴含的力量有多恐怖。

每一道都如同沉睡的火山,随时可能喷发,而这样的气柱,竟有数十道之多!

它们彼此交织,在神城上空形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座古城笼罩其中,空气中的杀意几乎要凝成实质。

“神城有天机感应,”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修士抚着胡须,声音带着颤音,“这么多绝顶强者带着杀意而来,天地都瞒不住了……这是要变天了啊!”

盘羽心中警铃大作。

“钓大鱼……”盘羽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姜太虚的“病危”,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局。

用老神王的性命做饵,引诱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势力动手,好借此机会将他们一一揪出来。

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化龙池的方向。

那里此刻正被一股浓郁的金光笼罩,隐约能看到一尊巨大的炉鼎虚影在云层中沉浮,散发出镇压万古的气息。

那是姜家的极道神炉,凰血赤金铸就,此刻正全力护持着化龙池。

“山雨欲来啊……”盘羽深吸一口气,转身汇入人流。

他可不想被卷进这场漩涡里,姜家与那些顶级势力的博弈,动辄就是大能陨落、圣地倾覆。

“还是先回去见颜如玉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