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 第230章 六道归服!

第230章 六道归服!(2/2)

目录

“掌控半数锦衣卫,你也算登堂入室了。微妙的是,外人竟不知你真实身份。谁能想到,堂堂少帝心腹,御赐“九千岁”之名的朝中新贵...竟是个衙门小差役?”

陈余哈哈一笑,却不愿就此延伸,改口道:“裘先生过誉了,陈某并不愿声名远播。有时候越知名,死得越快,不是?收拾一下,咱们连夜出城吧。”

闻此。

裘老八诧异道:“这就走了?不多等几日,至少等到郑通清除林天庆与王嗣的余孽吧?”

陈余摇了摇头,“不必了。此来,我只有两个目的,既然郑通受制于我们,岭州军暂时稳固,雪儿...也未在城中。我们又何须逗留?”

“这几日,暗卫已将全城搜索了一遍,并无雪儿的踪迹。郑通也已上报,近日并无外来的人犯交接,说明林天庆没有把她藏在岭州。”

裘老八听了,想想也是,便点头应下。

连夜出了岭州城。

陈余二人带队赶赴江南的其余各大州府,如法炮制,扶持各道总兵的下属上位,斩主将夺兵权。

江南六道,也就是六大州府,分别是:扬州、岭州、奇州,吴州、明州与鹤州。

在后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陈余已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手段,大致控制分化了江南大军。

当然,并不是所有州府都像岭州一样好对付。

林天庆毕竟在江南浸淫多年,手底下也是有些忠心将士的。

例如,吴州和鹤州就发生了策反失败的事故。

令陈余二人数度险死还生,但好歹最终都化险为夷。

而针对吴、鹤两州的逆反,陈余也毫不留情,采取铁血手段,下令已被收服的其余三州兵力合围攻之。

同时,运用心理战策略,不断朝两州城中投掷劝降书,蛊惑百姓抵制两州守军割据。

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谋求的是安居乐业,并不愿起兵戈。

当陈余借以林少裳的圣旨劝降,并大举策动百姓动乱的情况下,两州割据仅维持了半月,便宣告失败。

近千名带头割据的掌兵将领被杀,伏尸十里,血流成河,重塑了江南六道格局。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大景朝野哗然,惊动了京都的不少大人物。

各方势力都心知肚明,此事过后,那位雄踞一方的江南王...只怕将迎来审判与落幕。

林天庆被困行宫,消息闭塞,直到整个六道大军被收服之后,方才后知后觉,却也深知大势已去。

期间,眼见六道大军改易旗帜,各大海外番邦的使节团也纷纷改变态度,从原先支持林天庆,改成悄然直接与林少裳直接建立关系。

唯一还在态度摇摆的,仅有东瀛人一方。

这群萝卜头,在得知村上惠子被软禁在扬州行宫后,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竟把消息传到了驻守暹罗半岛的东瀛舰队耳中。

以至于,东瀛舰队蠢蠢欲动,似有大举来犯之意。

林少裳坐镇行宫,得知战报后,果断下令东海舰队回师,并抽调部分南海舰队主力协同,在东部海域拉开了数百海里的战船阵线,严防东瀛人突袭。

对此,盘踞云州海港的反贼水师倒是没有趁火打劫。

就正如陈余此前所料,大景人内部怎么混乱都好,当出现统一的外敌时,是会凝聚起一致对外的决心的。

离开岭州的第六十二天。

也是吴州割据城破的当天。

陈余大步迈入千疮百孔的吴州总兵府,一边听取各路大军的汇报,一边在大厅的主位前坐下。

大厅中央,站着五位新任总兵,皆是斩了自家主将投诚换来的地位。

为首的,就正是郑通。

令陈余稍微有点意外的是,郑通虽有过渎职乱纪,乃至贪生怕死,但带兵打仗却也有一手。

攻占吴、鹤两州城池,主力军就是他领衔的灵州,可谓小有战功。

“启禀九千岁,吴州城已破,余孽正在清剿。不出半日,可平息战火。”

郑通昂着头颅,底气十足地对陈余说道。

可见小有战功之后,让这位新任的岭州总兵自认为已经和陈余是一路人。

陈余满意一笑道:“好!郑将军作战勇猛,竟有栋梁之才。此前屈居于王嗣,属实屈才。陛下慧眼识精,自会重用于你。杂家可先自作主张,将吴、鹤二州也一并暂交给你统管,希望你不要让陛下和杂家失望。”

岭州城时,陈余蒙着面,拿出锦衣卫指挥使的腰牌,让郑通以为他出身锦衣卫大官,便以大人相称。

事后得知,这位指挥使大人不仅真是大官,有权力掌管半个锦衣卫,而且还是御赐的“九千岁”,就果断换了称呼。

听闻陈余竟对他嘉奖,让他同时掌管三州军权,郑通喜出望外,竟挤出几滴热泪道:“啊?末将何德何能,竟得九千岁如此器重...”

扑通一声。

这货重重跪下,一脸决然之色:“此后九千岁便是我郑通的大恩人,知遇伯乐,誓死为九千岁效忠!”

其余几人见状,也都跪下,竞相表忠心。

陈余目光一闪,深知正是拉拢人心的最佳时机,刚要起身亲自把几人扶起来。

正在这时。

裘老八却带着一名斥候急急走入厅中,焦急道:“急事,请九千岁速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