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目的地:香江(2/2)
两人上了飞机就开始聊天,聊电影的制作,聊香江的影坛等等。
一部戏从开始筹备,到准备完毕开拍,再到后期制作发行,中间涉及到的环节很多。
香江的一亩三分地里,有些人和公司是绕不过去的大山。香江如今刚刚才回归10年,别说中影了,就算上面的很多东西在这里执行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地方情绪。
不过好在从千禧年开始,香江更重视内地市场,也很重视和内地影视的文化交流。
其实说白了就是香江不行了,为什么不行,三句两句也说不清楚,这事和宝岛那边还有关系。
所以香江现在和内地的影视交流上,还是趾高气昂的一个状态。
内地人来到香江拍电影,有名有姓的大佬还好一些,像方阳这样的,必须要放低姿态到处都要打招呼。
吴思远也是北电毕业的,之所以中影内部这么多北电人,是因为现在的中影就是以前的北影厂改制过来的。
韩泙之前是北影厂的厂长,后来中影成立了慢慢的才做到了现在的老总。
这次去香江其实对于吴思远来说也是一次历练,他进入中影也有段时间了,不过中影里面大树很多,吴思远即便有些背景也很难出头。
香江电影近些年发展不是太顺利。
普遍认为《无间道》就是香江电影的最后一舞。自此以后香江电影就此没落。
而香江的这些影视公司也纷纷开始和内地合作,转投内地市场。
香江的知名影视公司有很多,包括邵氏兄弟、环亚影业、TVB、英皇影业、国星影业、美亚影业、银河映像、安乐影业等等。
这里面邵氏、TVB都是由邵一夫先生在上世纪创立和控股的,属于香江资历族老的公司。包括环亚影业也都是老牌电影公司。
这些老牌公司的产业布局都非常完整,从制片、到拍摄、到发行,属于全能型的。
制片有电影公司,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拍摄要导演有导演要场地有场地。发行还有院线。
一路上两人都很聊得来。
吴思远发现,方阳虽然才20,但是他的眼界思想和一些观点都比同龄人高特别多。说一声人才是毫不为过。
难怪能在这个年纪就自己筹备一部电影。
方阳说话好听,两人又合得来,所以一路聊下来,吴思远对方阳感官特别好。
下午,飞机才落地香江。
...
到了这里以后两人第一个去拜访的不是娱乐巨头,而是先去拜访了导演。
这部戏的导演徐华是曹卫平通过环亚影业找到的。而影片本身自然也是和环亚合作的。
徐华导演是47年生人,今年已经60岁了,比王玉兰也才小了7岁而已,算是方阳奶奶辈的了老前辈了。
来之前方阳特意的了解过,就是为了一会拜访的时候能说上话。
两人是在徐华的工作室见的面。
徐华面容慈祥和善,短发戴一副圆圆的眼镜。
“徐导您好。”
“你好,请坐吧。”
她知道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很年轻,但是没想到方阳这么年轻。
剧本她看过,她本身很喜欢这种题材,轻松的同时又有深刻的内在表达。要不然她也不会接下来。
三人就围坐在一张小小的咖啡桌前。
徐华开门见山,操着一口港普,直接就和方阳交谈了起来。
她想试试方阳的水。如果是二代子弟来玩耍的,她会毫不犹豫的把这个二代打发回去。
详细的同方阳聊了关于影片的立意,想表达的核心内容,各个人物的内在做了详细的沟通。
方阳也非常诚恳认真的给徐华详细说了自己的各个想法。
整体都沟通完以后,徐华满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