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都重生了谁还当世界首富啊 > 第235章 疯狂的电脑整机市场

第235章 疯狂的电脑整机市场(1/2)

目录

这一次公开亮相,让陈天意外收获了全国各阶层的好感。

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本该是意气风发、锋芒毕露的年纪。

但身价亿万的陈天在镜头前,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内敛。

不仅没有丝毫少年得志的轻狂,反而展现出这个年龄段不该有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感。

最打动人的是,当其他互联网从业者还在为行业野蛮生长行为进行辩护时。

陈天已经在节目中呼吁大家理性看待这个新兴事物。

他既反对将互联网妖魔化,又主动承认了一些互联网乱象,最后耐心地引导家长们走出认知误区。

这份对行业的赤诚与改变社会偏见的决心,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创一代”。

不过,聚光灯下的承诺终究要接受现实的检验。

陈天在节目中描绘的“互联网进万家”愿景固然美好,但横亘在前的现实问题却不容忽视。

动辄大几千上万元的电脑价格,何时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陈天希望推进的政策补贴,又该如何从建议变成政策落地?

这些...才是普通家庭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陈天能否兑现承诺,将直接决定这场“好感度”能持续多久。

此刻的陈天正真切感受到了“走红”带来的变化。

清晨在公司楼下吃个早餐,他刚在豆浆摊前坐下,就被眼尖的食客认了出来。

“陈天,能给我签个名吗?”对方激动地递上从老板那借来的笔记本。

幸好这个年代手机还没有拍照功能,否则这位新晋“国民老公”怕是要沦为全天候的合影工具人了。

陈天此刻的心情极为复杂。

一夜之间,他从一个互联网“普通”创业者变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人物,更成了无数青少年追捧的偶像。

这种身份的骤然转变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从今往后,他的每个举动都将被放在公众视野下被人们严格审视。

他需要时间,需要空间来消化这份突如其来的关注。

但更让他感到沉甸甸的,是肩上那份随着专访播出,与日俱增的社会责任感。

值得庆幸的是,在专访播出前,他的“电脑下乡”建议就已经引起了高层重视。

领导专程来到橙天实地考察后,正式确定将深城作为“电脑下乡”政策在全国推广前的试点城市。

这个决定让陈天如释重负。

若非如此,他可能要独自面对全国亿万家庭的殷切期待了,那种压力光是想一下就令人窒息。

现在,有了国家作为坚实后盾,陈天对兑现自己电视机前的承诺充满信心。

华夏1999年电脑销量约为500万台,销售额300亿元,平均单价高达6000元。

究其原因,是此时懂电脑的人寥寥无几,品牌整机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其中70%又来自单位采购。

DIY市场更是陷入恶性循环:普通消费者既不会组装也不懂配置,而DIY商家因销量有限,不得不抬高售价维持运营。

讽刺的是,即便有人会自己组装,等采购完配件一算账会发现,最终花费反而比直接购买整机更贵。

这使得电脑DIY沦为极少数发烧友的“贵族游戏”,成了一个曲高和寡的小众圈子。

陈天很清楚,要想真正改变现状,必须从根源上打破现有的价格体系。

只有把DIY配件价格打下来,才能倒逼整个行业降价。

这正是他收购七彩虹、创立自有DIY品牌的深层用意。

否则,即便靠着政府补贴和自己“零利润”的策略推出两千多元的平价整机,后续的维修问题依然会让普通消费者承担不起。

电脑配件就像汽车零部件,随着使用时间增长或操作不当,难免会出现各种软硬件故障。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普通消费者根本不懂如何排查故障,更不会维修。

他们只能把电脑搬到电脑城,任由那些奸商宰割。

那些商家往往只是随便瞄一眼,就斩钉截铁地说:“主板烧了!”

“修好要多少钱?”

“1000!”

消费者当场就懵了:“我整台电脑才两千多,换个主板就要1000?”

这时商家就会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现在市面上的配件都是这个价,不信你去别家问问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