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从“头”开始(1/2)
周世安的永泰恒钱庄旧址,如今已模样大变。
临街的门面被大幅拓宽,厚重的楠木柜台被拆下,换成了明亮宽敞的玻璃隔断和打磨光滑的黄铜栏杆。
原先悬挂永泰恒匾额的地方,一块蒙着红绸的新匾额已准备就绪,只待吉日揭幕。
内部更是天翻地覆,昔日昏暗逼仄的账房、库房被彻底打通,按照晋兴总行的最新图纸,隔成了窗明几净的经理室、会计室、出纳室、客户接待区,甚至预留了安装电话线的管道。
空气中还弥漫着新刷油漆和石灰水的味道,混合着一种秩序井然的崭新气息。
在这片尚带施工痕迹的新分行里,最重要的整合已然展开。
二百三十三名原太原各大小钱庄、票号的掌柜、账房、跑街伙计,甚至包括几位像周世安一样选择了入股或合作的前东家,济济一堂,挤在临时布置成讲堂的大厅里。
授课的是晋兴总行特地派来的一位姓沈的经理,四十岁上下,穿着笔挺的藏青色银行制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讲话条理清晰,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正站在一块大黑板前,讲解着晋兴银行的《柜面业务标准化操作手册》。
“诸位同仁,日后无论身处总行还是太原分行,无论接待存户还是处理汇兑,一言一行,皆需依照此手册执行。您好、请稍候、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此为标准迎宾语。点验银元,需过手清点两遍,验明成色,当面卡上钢印——此为标准操作流程。票据填写,字迹、格式、印章位置,皆有定规,错一不可……”
底下坐着的人们,神情各异。
年轻些的伙计睁大眼睛,努力吸收着这些闻所未闻的规矩,既感新奇又觉压力。
一些老账房则捻着胡须,眉头微蹙,对那本厚厚的手册流露出不易察觉的轻蔑——他们摸了几十年算盘,难道还不知钱怎么收怎么付?
周世安坐在第一排,腰杆挺得笔直,听得极为认真,不时还用毛笔在小本上记录几句。
他深知,这看似繁琐的条条框框,正是晋兴强大的根基,也是他们这些旧人必须脱胎换骨学习的全新语言。
总行长苏婉贞偶尔会亲临讲堂。
她并不长篇大论,只是安静地坐在后排,目光平和地扫过全场。
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威慑与激励。
她会留意哪些人听得专注,哪些人面露不耐,哪些人在休息时主动向沈经理请教。这些细节,都汇入她心中那本无形的人才账册。
这日午后,培训间歇,众人正揉着酸胀的腰眼,低声交谈,却见一个总行来的小伙计,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木匣子走了进来,径直放在了讲台上。
沈经理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诸位,占用片刻。奉总行林砚先生之意,有一件小事需各位配合。”
听到林砚这个名字,底下顿时鸦雀无声。如今在太原,这个名字已带有几分传奇色彩。
沈经理打开木匣,里面竟是厚厚几沓崭新的第二期教育兴晋彩彩票。
“林先生吩咐,”沈经理语气平常,仿佛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晋兴银行,上至总行长,下至洒扫仆役,皆为山西子弟。支持本省教育,人人有责。故请今日在场诸位同仁,每人皆需自愿购买一张本期彩券,聊表心意。一角银毫,权当一杯茶资。”
此言一出,台下众人面面相觑,随即反应过来,纷纷露出善意的、了然的笑容。立刻便有人掏出角子,主动上前购买。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应该的应该的!支持教育嘛!”
“俺早就想买了,一直没得空!”
“给俺来一张!”
周世安率先起身,掏出钱袋,郑重地买下第一张,仔细地摁了手印。
其余人等,无论心中作何想,此刻自是无人落后,纷纷踊跃购买。
很快,二百三十三张彩票销售一空。
那枚小小的、带着红指印的纸片,仿佛成了一张无形的投名状,一种微妙的情感联结,将这群背景各异、心思不同的旧金融人与晋兴银行这艘新巨轮,更紧密地绑在了一起。
沈经理看着眼前景象,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他收起钱匣,轻轻咳嗽一声。
“好,心意已到。诸位,我们继续。接下来讲《客户信用评估初步》……”
窗外的阳光透过新装的玻璃窗,照进这间焕然一新的厅堂,空气中飞舞的尘埃都带着革新的味道。
棋盘:
“阵营对抗:黑棋方棋主林砚,白棋方晋兴银行新员工233人。”
“双方参与人员选择完毕,对决开始,一决定输赢”
培训进行到第十日午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插曲打破了讲堂内略显沉闷的氛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