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 第314章 情报处的第一次任务

第314章 情报处的第一次任务(2/2)

目录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柱子,投向了那三十辆庞然大物,以及车厢里被油布严密覆盖、散发着冰冷气息的货物。

“开始吧。”石头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卸货场。

一声令下,早已严阵以待的保安团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显然经过严格的训练,动作迅猛、配合默契、鸦雀无声。

沉重的卡车挡板被放下,搭成斜坡。

士兵们两人或四人一组,喊着低沉而整齐的号子,将覆盖着油布的长条木箱小心翼翼地抬下卡车。

军需官们的声音快速、清晰、毫无感情地报出每一项,同时用蘸水笔在厚厚的硬壳登记簿上飞速记录,另一人则手持清单,用红蓝铅笔飞快地勾划核对。

石头沉默地听着,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打开的箱体,检查封条是否完好,箱体有无明显撞击破损痕迹。

他偶尔会伸出手,掂量一下某个弹药箱的份量,或者用手指弹一弹冰冷的炮管,侧耳倾听那沉闷的回音。

空气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笔尖划过的沙沙声,士兵搬运的号子声,以及蒸汽卡车冷却时发出的嘶嘶声。

每一个数字的确认,都意味着林家村手中多了一分沉甸甸的力量,也意味着肩上压下了千斤重担。

柱子带来的警备旅士兵负责外围警戒,保安团的精锐则专注于卸货和清点。

清点核对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

当最后一项数据确认无误,军需官将厚厚一叠登记簿双手呈给石头时,他才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错认无误。”他吐出两个字,声音依旧沉稳,却仿佛卸下了无形的重担。

“入库!”

石头一声令下,士兵们再次行动起来。

这一次,他们搬运的方向不再是卸货场的空地,而是营房后方那片看似陡峭、布满风化痕迹的岩壁。

在几块看似随意堆放的巨大山石后面,两名士兵合力推动一块不起眼的、与山岩颜色几乎一致的厚重石板。

伴随着低沉的摩擦声,一个约两人高、三人宽的幽深洞口赫然显露出来——入口处还残留着明显的人工开凿和加固痕迹。

洞口甫一打开,一股混合着岩石凉气和淡淡石灰味道的冷风便扑面而出。

洞内并非完全漆黑,隐约可见人工铺设的简易轨道向内延伸,轨道两侧的岩壁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悬挂着一盏防风煤油灯,昏黄的光线勉强照亮了前行的路。

这里,便是林家村保安团的核心机密之一——由天然小型溶洞改造而成的绝密军火库。

洞内空间经过人工拓宽和加固,巨大的天然岩柱被保留作为支撑,顶部和四壁都进行了防渗漏和加固处理,地面铺设了防潮的石灰层和厚木板。通风口巧妙地利用了天然的岩缝,并加装了隐蔽的通风管道。温度和湿度都相对恒定,是储存军火的理想场所。

士兵们两人一组,推着特制的、装有木轮的小型平板车,沿着轨道将沉重的木箱小心翼翼地运入溶洞深处。

洞内空间被规划得井井有条,不同的区域用粗大的原木或石墙隔开,分别储存不同类型的武器弹药。

步枪区、机枪区、火炮区、弹药区(又细分为子弹、炮弹、手榴弹)、配件区,每个区域都有清晰的标识。

负责洞内接收的是一队更为精悍、沉默得如同岩石的士兵。

他们是石头亲手挑选、专门负责守卫和管理这座地下宝库的守卫。

他们仔细核对每一箱送入洞内的货物编号和品名,指挥着搬运士兵将其放置在指定的、垫高防潮的木架上,并再次用缆绳加固。

石头亲自站在洞口内侧的阴影里,目光扫过每一辆进入溶洞的平板车,扫过每一个沉重的木箱,扫过士兵们汗流浃背却一丝不苟的脸庞。

只有当看到那些代表着强大火力的武器被安全、有序地安置在属于它们的位置上时,他紧绷的神经才会略微放松一丝。

柱子也跟了进来,饶是他见多识广,也被这溶洞军火库的规模和完善程度暗暗震惊。他低声对石头说:“石头,好地方!这比阎长官在太原的军火库还结实隐蔽!”

石头没有回头,只是回了一句:“砚哥儿安排的,安全!”

最后一箱炮弹被稳稳地放置在溶洞最深处、防护最严密的弹药区指定位置。

负责清点入库的守库人队长小跑过来,对着石头立正,声音在空旷的溶洞里带着回音:

“报告团长!首批接收军械弹药共计:步枪五千支,轻机枪二十五挺,75山炮十五门及其配件,步枪弹基数箱一百,机枪弹基数箱五十,75高爆榴弹基数箱五十,木柄手榴弹基数箱一百,引信基数箱五十。所有货物编号核对无误,已全部安全入库,登记造册完毕!”

石头接过最终的入库清单,借着洞口透进来的天光和洞内的煤油灯光,再次扫视了一遍。每一个数字都沉甸甸的。他深吸了一口洞内冰凉干燥的空气,沉声道:

“封库!”

守库人队长立刻转身,对着洞内深处打出一连串复杂的手语。

很快,溶洞深处传来沉重的木门关闭和铁链锁死的声音。

洞口处,那块厚重的伪装石板也在士兵们的合力下,缓缓复位,严丝合缝地挡住了洞口,仿佛那里从未有过一个通往地下的入口。

士兵们迅速将周围散落的碎石和枯枝重新布置好,掩盖掉最后一丝人为的痕迹。

夕阳的余晖,终于艰难地越过周围高耸的山峰,吝啬地洒在卸货场上。

三十辆蒸汽卡车已经熄火,如同耗尽了力气的巨兽静静趴伏着。场地上除了深深的车辙和搬运留下的些许凌乱痕迹,再无他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