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 第109章 手压井

第109章 手压井(2/2)

目录

“放心!包在二舅身上!”苏承业拍着胸脯保证,眼睛就没离开过图纸,“我亲自盯着,用好料子,让最好的师傅做!保准给你做出能顶大用的手压井!”

看着二舅如获至宝、摩拳擦掌的样子,林砚清澈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成了!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这次晋城之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算是稳稳地落下了第一颗棋子。

帮二舅改进铁匠铺?这只是个开始。

林砚真正的计划,是要以二舅的“铭盛源”作为样板和核心,整合晋城这“九头十行”分散的铁匠力量!

把只会打农具、铁锅的作坊,逐步引导、升级成能制造精密零件、组装实用机械(比如眼前的手压井)的“机械加工厂”!

一个能批量生产实用机械的“晋城制造”雏形,正在林砚六岁的小脑瓜里,清晰地勾勒出来。

而这张手压井图纸,就是他撬动整个晋城铁匠行业的第一根杠杆。

“二舅,”林砚仰起小脸,语气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却问出了关键的问题,“要是这手压井真做出来了,特别好用。城里其他铁匠铺子,他们能学会吗?能一起做吗?”

苏承业正沉浸在图纸的狂喜中,闻言豪气地一挥手:“嘿!只要咱‘铭盛源’做出来了,证明这玩意儿好使、能赚钱!那些铺子还不眼巴巴地跟着学?到时候,说不定都得来求着你二舅教呢!这晋城的铁匠行会,也该有点新气象了!”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家铺子引领风潮的景象。

林砚闻言,嘴角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像只偷到油的小老鼠。

整合的契机,这不就来了吗?

“二舅,那个手压井,陈师傅他们现在一天能做出几套来?做一套,大概得花多少本钱?”

提到这个,苏承业精神稍振,这是他的新宝贝。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拉着林砚走到工坊稍安静些的角落,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翻看着:“眼下刚开始做,还在摸索,陈师傅带着两个好手,紧赶慢赶,一天也就五六套顶天了!慢工出细活嘛,得保证严丝合缝不漏气。”

他指着本子上的数字:“本钱嘛,主要是料和工。咱用的料是掺了‘青矿’的好铁,一套下来,光铁料成本就得差不多一块二角大洋!这还没算焦炭、师傅的工钱(手艺值钱啊!)、还有损耗。要是全用本地高平铁,料钱能省下三角多,可那玩意儿脆啊,打出来容易坏,砸招牌的事儿咱不能干!所以这么算下来,一套手压井的本钱,怎么也得奔着一块五角大洋去了!”他咂咂嘴,显然对这个成本不太满意。

“那要是咱不全都自己做呢?”林砚仰着小脸,抛出关键问题,“比如,把一些不那么费手艺的零件,像那个压杆、底座,包给城里其他铁匠铺子做?他们工钱可能便宜点?”

“包出去?”苏承业一愣,随即下意识摇头,“砚儿,这想法二舅想过。可不成啊!各家铺子打铁的习惯、火候、手劲都不一样!你这边图纸画得再精细,他那边打出来,尺寸差上一分半毫,装不上!或者松松垮垮漏水漏气,那不完蛋?最后还得返工,麻烦更大!再说了,咱这图纸可是宝贝,包出去,万一被人偷学了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