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畅谈(1/2)
娄晓娥平复了一下心情,又重新戴上来眼镜。
“晓峰,这些东西能保存下来不容易吧?”
宋晓峰咧嘴一笑:“还好,我在地窖直保存了下来!”
“这镯子,”娄晓娥的声音变得轻柔而充满追忆,“是我母亲的命根子,也是她娘家谭家的传家宝。”
林文静听他这么说,也凑到了跟前,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那你就好好收着吧,这东西价值太大,我可不敢在留着了。整天提心吊胆的。”宋晓峰故意打趣道。
“晓峰,真是太谢谢你了。其实价值还是其次,主要是这是我母亲的念想。我这次回去就给她带过起去。”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娄晓娥将首饰盒和相册仔细地收进自己的提包里,动作轻柔而郑重。
她调整了一下坐姿,神情恢复了商人的冷静与务实,将话题引向了此次北上的正事。
“说起来,这次回来,除了看看老朋友,主要还是为了酒店项目的事。”
娄晓娥端起茶杯,语气平和了许多,“在四九城投资建一座高档酒店,说实话,很大程度上也是上头牵的线,算是响应号召吧。”
她微微耸了耸肩,带着点坦诚的无奈:“你们也看到了,现在这边发展的步子很快,尤其是对外交往越来越多,急需一些能符合国际标准、用来接待外宾和重要客人的场所。”
她放下茶杯,看向宋晓峰,话语里带着生意人最直接的考量:
“说实在的,按我自己的投资逻辑,开这种高档酒店,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又长,管理还特别繁琐。真不如找个好地段,投资建个工厂,哪怕是做来料加工,资金周转快,利润也看得见摸得着。”
宋晓峰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他对娄晓娥的分析深表赞同。
他接触的层面更接地气,对当下市场的脉搏把握得更准。
“晓娥姐,你这个想法在理。”宋晓峰接口道,
“现在确实是实业更容易见效。轻工、电子元件这些,需求很大,只要产品对路,销路不愁。
酒店业嘛,听着是光鲜,但就像你说的,是个慢功夫,而且对管理团队要求极高。
不是光有钱就能立刻玩得转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不过,上面既然有这个意向,估计在土地、政策这些方面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
从长远看,四九城作为首都,高端酒店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提前占个位置,也算是一步战略性的棋。就是得做好前期吃苦、耐心培育市场的准备。”
娄晓娥叹了口气,露出一丝“英雄所见略同”的表情:
“是啊,就是这么个局面。所以这项目,算是半推半就吧。
既然定了,我也会认真去做。毕竟,能回来为国家开放出点力,也是份内之事。”
宋晓峰听了,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