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年三十的老讲究(2/2)
灶上的年糕蒸好了,王奶奶用修好的木梳给大家分年糕;张大爷的菜刀剁好了饺子馅,香味飘满院;阿伟的春联贴得笔直,红堂堂的映着灯笼;李婶的裂盘装着丸子,摆在桌上像朵花。
屋里的气氛又活了过来,比刚才还热闹。
年夜饭摆上桌时,满屋子都是香味。旧木桌上,旧瓷盘里的丸子、旧铁碗里的饺子、旧陶盆里的炖肉,冒着热气,映着每个人的笑脸。
张大爷端起酒杯,指着那把菜刀说:“这刀啊,当年我爹用它给八路军剁过干粮,后来又给我娶媳妇剁过喜馅,现在还能给我孙子剁年夜饭,算是有功之臣。”
王奶奶给小孙女夹了块年糕,摸着旧木梳说:“这梳子,当年我娘用它给我梳辫子,说‘梳顺了头发,就梳顺了日子’,现在我信了。”
李婶拿起裂盘里的丸子,分给大家:“这盘子裂了缝,却把咱们凑得更齐了,你看,多好。”
阿伟举着杯子,看着墙上的春联:“这布条刷子贴的春联,比任何时候都牢,就像咱们改造角的人,凑在一起就散不了。”
旧座钟“当”地敲了十二下,外面的鞭炮响了起来,烟花在天上炸开,照亮了院里的红灯笼,也照亮了屋里的老物件。
孩子们跑到院里放鞭炮,手里举着旧灯笼;大人们坐在屋里聊天,说着老物件的故事;赵铁柱给每个人倒了杯酒,旧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
守岁的夜里,没人觉得冷。旧棉袄裹着暖,旧炉子烧着热,旧物件陪着人,心就像锅里的饺子,热乎乎的,满当当的。
天快亮时,鞭炮声渐渐歇了。孩子们趴在旧桌子上睡着了,嘴角还沾着年糕渣;大人们还在聊天,声音低低的,像在说给旧物件听。
王奶奶把旧木梳放进抽屉,说:“明年还能用。”
张大爷把菜刀擦干净,挂在墙上,说:“等明年三十再用。”
阿伟把布条刷子收好,说:“明年春联还靠它。”
李婶把裂盘里的红布取下来,说:“明年换块新红布,照样能用。”
赵铁柱看着满屋子的旧物件,忽然明白,它们哪是物件,是团圆的念想。梳过三代人的木梳,剁过岁月的菜刀,贴过时光的刷子,盛过日子的裂盘,都在这除夕夜里,守着最实在的团圆。
旧座钟“滴答”走着,新的一年开始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旧木桌上,落在旧瓷盘里,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融融的。
改造角的老物件们,还会陪着大家,走过一个又一个年,守着一次又一次团圆。就像这除夕的夜,再冷,也有旧物生暖;再远,也有旧物等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