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舆地课的风波(1/2)
魏巡的车队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像一条被抽走了骨头的蛇,仓皇逃窜。
城楼上的风,吹得李琼的黑色披风猎猎作响。
“将军,就这么便宜那老小子了?”赵勇往城垛上吐了口唾沫,满脸的不爽。
“依我看,就该把他吊在城门上风干,让京城里那帮王八蛋看看,跟咱们作对是什么下场。”
“杀一个魏巡,皇帝会派来十个张巡、王巡。到时候我们天天在关内跟这些苍蝇周旋,还怎么做事?”
李显扬摇着扇子,慢悠悠地解释。
“让他回去当一条会叫的狗,比当一具不会说话的尸体,用处大得多。”
赵勇挠了挠头,还是没太想明白,但他知道李显扬说的总有道理。
“反正就是让他回去咬别人是吧?那敢情好,狗咬狗一嘴毛。”
李琼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他的目光始终在那副无形的,烙印在脑海里的巨大地图上。
魏巡的离开,只是宏大棋局里落下的一颗小棋子,真正的博弈,现在才刚刚开始。
“显扬,扩招学堂的事情,立刻去办。”李琼转过身,声音里没有半分波澜。
“场地不够就扩建,老师不够就从退伍的老兵里挑识字的。告诉他们,只要肯来当老师,待遇比百户长还好。”
“还有,舆地课我亲自来上。”
这个决定,让李显扬和赵勇都吃了一惊。
李琼作为全军统帅,日理万机,亲自去给一群大头兵上课,这在大周的军队里,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将军,这会不会太屈尊了?”李显扬迟疑道。
“舆地之学,虽然重要,但交给下官来准备就是了。”
“你准备不了。”李琼摇了摇头。
“你们脑子里的舆地,是山川险要,是兵家必争。”
“我要教的舆地,是哪里的土能种什么,哪里的山里有什么矿,一条河能养活多少人,一条路能通向多少财富。”
赵勇听得云里雾里:“将军,这不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吗?打仗不就是看谁的刀快,谁的拳头硬?”
“老赵,我问你。”李琼看着他。
“我们从镇北关出兵,去三千里外的江南,需要带多少天的粮草?走哪条路最快?路上要过几条大河?哪条河上有桥,哪条河要搭船?”
一连串的问题,把赵勇问得张口结舌,一个也答不上来。
他那张涨成紫红色的脸,憋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走到哪,看到哪?”
李琼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这堂课你也要来听。”
李琼的第一堂舆地课,在军官学堂最大的一个操场上进行。
没有课本,没有桌椅。
操场中央,是一个用沙土堆砌起来的巨大沙盘。
沙盘做得极为精细,山脉的走向,河流的蜿蜒,甚至连镇北关和周围几个重要城镇的位置,都用小木牌和彩旗标示得清清楚楚。
这东西是李琼花了几个通宵,凭着记忆和对现有地图的整合,亲手带着几个亲兵堆出来的。
当三百名学员,包括被硬拽来的赵勇和主动前来旁听的巴特尔,看到这个巨大的沙盘时,所有人都被镇住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直观的,将千里江山浓缩于一隅的景象。
“今天,我们不上课,我们玩一个游戏。”李琼站在沙盘边,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木杆。
“假设,我们现在不是在大周,而是在一个全新的地方。我们有一万人,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新的镇北关。你们会选在哪里?”
这个问题,一下子点燃了所有人的兴趣。
当兵的谁没做过封侯拜将,开疆拓土的梦?
“我选这儿!”一个粗壮的什长指着沙盘上的一处盆地。
“这里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敌人打不进来!”
“放屁!”另一个百户立刻反驳。
“四面环山,敌人是打不进来,可你的粮草也运不进来啊,被围上三个月,一万人全都得饿死在里面当山大王!”
“那得选在河边!”
“河边容易发大水!”
“要靠着树林,方便砍柴盖房子!”
学员们七嘴八舌,吵成了一锅粥。
赵勇也看得兴起,他指着一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险要之地,瓮声瓮气地说:“俺就选这,背靠大山,前面有河当天险,再修个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