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大明开医馆 > 第257章 马淳这个人!简直是国师!

第257章 马淳这个人!简直是国师!(1/2)

目录

朱标站在暖阁窗前,没回头。

那扇角门轻轻合上之后,屋子里彻底空了。

新土?

薛道平就是吏部精心挑出来的“新土”,清贫举子,毫无背景。

不到两个时辰前,他还握着那人的卷宗,拍板定了通政使司右参议的缺。

结果呢?被供出来了。

血还没流干,绞索里又揪出一个。

江南,江南,还是江南!

那张巨大的网,砍掉多少线头才能撕破这张网?

刀斧是能砸开硬壳,可砸进去发现底下盘踞着更庞大、更虬结的根。

砍杀只能清掉腐肉。

那根呢?

马淳的话像根针扎进脑海。

“人如野草,杀是杀不完的。今日杀了这一片江南绿,明日冒头的,依旧是江南绿。”

朱标闭了闭眼。

舅舅看得太清楚了。

江南文脉积攒了上千年,那底气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朝廷抡起刀子砍人爽利,可杀来杀去,死的不过是这张网里的小虫。

那些能结网的蜘蛛,那些埋在地下的根脉,根本没伤着筋骨。

只要科举还是这张考卷定终身,南方士子靠着深厚的底蕴和文脉积累,注定要挤满金榜。

朝廷取士像挑水,南方水源丰沛水桶又大,一勺下去几乎灌满;

北方干涸,桶又小,舀几滴就没了。

长此以往,南强北弱,朝堂话语权自然一边倒。

江南抱团是生存本能。

朱标猛地攥紧窗框,木刺嵌进掌心也没觉出疼。

不杀根,怎么断网?

舅舅那根针,刺痛的不仅仅是腐肉,是更深处的病灶。

北榜!

另开一道渠,专取北方的水。

让那些读了几辈子书也难出头的中原子弟、陕甘寒儒,给他们一条通天梯!

让朝廷的取士之道,成为一根导流的渠!

不必看卷子论南北优劣,只在源头分南北名额。

朝廷需要更多真正属于这片江山的骨头,需要打断江南独占文脉的根基。

南方中举的继续做他们的官,北方那些被常年挤压在外的寒门,有了自己的路。

新土入新位。

等北榜的种子发芽抽条了,等北方的树也在朝堂里立住了,那层“乡党”的壳才算真正被打破了。

朝廷的命脉才不会再被同一块水土养大的士绅攥在手里。

这个念头一旦扎进去,便如同冰封下的暖流,在朱标的心里奔腾起来。

沉滞的四肢里,好像又有股热气涌上来,顶着筋骨。

比马淳的针还厉害,比那药膏的温热更入骨。

杀人?不顶事。

设榜!分南北!

这才叫挖根断脉!

他猛地转身,声音有点干,眼睛却像点了灯。

“李忠盛!”

老太监立刻出来:“殿下。”

“备轿!”朱标后腰那块还有些酸麻,可步子抬起来落地却利索,“去乾清宫!见陛下!”

乾清宫西暖阁。

朱元璋歪在软榻上,盯着手里一份奏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