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浓度异常;决堤惨案(2/2)
“怎么了?”孙有才看到刘长安和赵世玉骤变的脸色,急忙追问。
“如果核心点在花园口,”刘长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那引发这场异常天象的,真有可能是地阶鸣器,甚至……其性质可能极其恶劣。”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平复内心的波澜,继续解释道:“根据我们目前对鸣器影响范围的粗略界定,直接影响数万到数十万人的,通常是黄阶;波及数十万至数百万人的,多为玄阶;而能牵动数百万人乃至数千万人命运轨迹的……往往是地阶才能拥有的‘气象’。”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电脑屏幕上那个被标记为核心的花园口区域,眼神锐利:“而花园口这个地方,在历史上,的确真实发生过一起直接影响范围超过千万人、间接影响难以估量的巨大惨剧。在这种级别的历史伤痕与集体记忆的沉淀点上,孕育出一件地阶鸣器,丝毫不奇怪。”
“什么事件?”赵世玉追问道,他的历史知识储备虽然扎实,但对于具体地域的深刻伤痕,细节未必清晰。
“花园口决堤事件,或者说……花园口惨案。”刘长安说出这个名字时,语气格外沉凝,“我以为河南的孩子都应该知道这段历史。”
赵世玉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我祖籍是河南,但从小在北京长大读书,对家乡的具体历史事件了解没那么深。”
孙有才更是一脸窘迫,小声嘀咕:“我……我是体育生,你懂的,文化课,尤其是历史……确实不太行。”
刘长安没有责备的意思,他语速平稳,却字字千钧,将那段沉痛的历史清晰地勾勒出来:
“那是1938年,日军侵华期间,为了阻止日军沿陇海线西进占领郑州,进而威胁战略后方,当时的国民政府最高当局下令,炸开了黄河花园口堤坝。”
他顿了顿,让这个背景先被理解,然后才说出那触目惊心的后果:
“这次人为决堤,并没能有效阻挡日军太久,却让滔滔黄河水失去了束缚。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淹没了河南、江苏、安徽三省总共44个县市!根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受灾人口高达1250万人!其中,有将近39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流离失所。而直接在洪水中丧生,或因洪水引发的瘟疫、饥荒而死亡的同胞,约有90万人之巨!”
数字是冰冷的,但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消逝的生命。刘长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历史迷雾的力量:
“被冲垮的房屋超过140万间,将近两千万亩良田顷刻间化为泽国,这些被黄河水反复淹没、吞噬的土地,在往后长达近十年的时光里,变成了贫瘠、多灾的‘黄泛区’。此后数年,水灾、蝗灾、旱灾在此地轮番上演,与战争交织,制造了更多人间惨剧。其中比较着名的,就是因这次决堤间接导致并加剧的1942年河南大饥荒,那场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至今没有确切数字,但普遍认为在三百万人以上。”
他最后补充了决堤对敌方的影响,语气中带着一丝历史的嘲讽与无奈:
“相较之下,日军在此事件中遭受的损失要小得多。根据各方资料综合统计,黄河决堤对日军造成的直接或间接人员伤亡,大约在七千到两万人之间。而且,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数字通常还包括了在同一时期因正常作战行动而产生的伤亡。可以说,用上千万同胞的苦难和生命,换取的战术延迟和敌方损失,是极其不对等的,这是一场代价无比惨重的……悲剧。”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暴雨的喧嚣更加凸显了室内的凝重。孙有才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喉咙发紧。赵世玉放在键盘上的手也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