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包拯辞官(1/2)
大明皇宫,无逸殿。
夜间的无逸殿,烛光柔和,将殿内映照得一片温馨,与外间渐起的秋风形成鲜明对比。
而在殿中。
朱胜正斜倚在软榻上,姿态放松,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
江玉燕则跪坐在他身侧,纤纤玉指正剥着一颗晶莹的葡萄,小心翼翼地送到朱胜唇边。
御案之上,摊开着一份刚刚由快马送来的密报,墨迹犹新。
江玉燕的目光不时瞟向那份密报,眼中充满了惊叹与好奇。
她伺候朱胜吃完葡萄,接过侍女递上的湿巾为他擦拭手指,终究是忍不住,轻声开口,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圣上,这原随云……当真是好手段!”
“陈世美被铡,包拯辞官,开封府衙几乎瘫痪……这才多久?”
“大宋的朝堂,竟真的被他搅得天翻地覆,文武对立,几成水火。”
她回想起之前朱胜关于渗透、瓦解宋国的论断,此刻亲眼见到成效,心中对朱胜的深谋远虑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胜缓缓咽下葡萄,嘴角勾起一抹了然于胸的笑意,他并没有直接评价原随云,而是伸手点了点那份密报上的某个细节。
“玉燕,你看这里,关于鲁有脚、丘处机等人行动的时机,以及后续民间舆论的发酵,背后若隐若现,可不止原随云这一只推手。”
“单单就说是那秦香莲的两个孩子之死,明显不是原随云的风格。”
“不过出手之人,也很明显便是了。”
他顿了顿,拿起另一份看似无关的江湖简报。
“权力帮在宋国南部的几个分舵,近期异常活跃,资金流动也大了不少。”
“柳随风那晚在开封现身,绝非偶然。”
江玉燕美眸一闪:
“圣上是说……权力帮也参与其中?”
“不是参与,是合作,或者说,是默契。”
朱胜纠正道,眼神深邃。
“李沉舟想要什么?”
“他想要的是一个混乱的、无力南顾的宋国,方便他权力帮扩张势力,甚至……问鼎中原。”
“而原随云,代表的是朕的利益。”
“在扰乱宋国这件事上,他们的目标暂时一致。”
说着说着,朱胜坐直了身子,江玉燕连忙将一杯温茶递到他手中。
“所以,这一次能掀起如此风浪,非原随云一人之功,而是宋国内外,诸多希望它乱起来的势力,共同促成的结果。”
“那秦香莲,不过是一根恰到好处被点燃的引线罢了。”
“不过原随云留下秦香莲一命的确是妙笔。”
“若没有自尽在包拯面前的秦香莲。”
“何来如今的包拯辞官,杨再兴闭府呢?”
朱胜轻呷一口茶,目光投向殿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片正陷入动荡的土地。
“如今,宋国主战派因陈世美之死元气大伤,文官集团趁机反扑,包拯这等能臣又心灰意冷离去。”
“朝堂之上互相攻讦,民间也因驸马案对朝廷信誉大失,江湖势力也因各自站队而暗流汹涌……确实乱成了一锅粥。”
朱胜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
江玉燕听得心潮澎湃,她靠近朱胜,声音带着一丝兴奋的颤抖:
“圣上,如此良机,岂不是我大明挥师东进,一举灭宋的最佳时机?”
朱胜闻言,却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他放下茶盏,手指在御案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
“时机确已成熟,但越是此时,越需谨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